回不去的故鄉作文(精選20篇)

回不去的故鄉作文(精選20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回不去的故鄉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回不去的故鄉作文 篇1

  今天春節,本來是約好幾個初中、高中同學聚聚的,都分別十多年了,非常懷念那時無憂無慮的日子。但是愛人是北方人,對家鄉飲食不習慣,每年都因為這讓自己很傷腦筋。回去吧,總有些說不出的苦楚,不回去吧,在外漂泊一年,總想回去看看那兒時的夥伴,還有那曾經伴隨自己歡樂童年的花花草草、水水木木,更為重要的是想回去看看爸爸,那一輩子都辛勤勞動、那一輩子都為子女付出,一個人孤獨的離去,最終一個人躺在他曾經勞作的土地上,形成一個孤獨的小土堆。

  哥哥,是一個擁有父親品性一樣的人,但又不同於父親,更多的是寬容和理解。他理解愛人的不適,所以上貴陽來過年,圓了一家人在一起過春節的願望,但是我更覺得自己的不孝和言不由衷。匆匆,一家人又走啦,因為老家還有更多事情、更多人情禮務需要去處理、去維護。

  我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誰能夠體會一個人的孤獨,那種強烈的思鄉情感,雖然故鄉給自己童年並不幸福,但是有家,一切都值得留戀。想想10來歲去砍柴5分錢1斤賣給別人,那時雖然很辛苦,但是因為有哥哥,有家人,一切都不覺得累;想想兩個10多歲的娃娃暑假一起去打工,才有上高中的學費時,雖然那時是多麼的無助,但是因為有目標,因為目標一致,所以什麼也不怕。不知道為什麼,現在雖然不再為生計發愁,可以幹自己想幹的事情,但是心裡都是空空的,蕩蕩的,好像除啦上班,其他的追求還是物資的,總離不開錢這個字眼。每當想像以前一樣說說自己的夢想時,現實的殘酷都把理想吹得稀巴爛。

  每當工作不順,每當想重新出發時,都想回故鄉去看看,去走走,但是每次回去,看到童年曾經玩耍過的地方,現在都是灌木荊棘叢生或是鋼筋水泥鋪平的道路,只會更加失落。也許是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於忘記了,為什麼而出發,也許我們出發有很多偶然性。雖然每每都說不想回去,但是每到春節,又是歸心似箭,只是想聞聞那家鄉的氣息。

  自從揹著小揹包離開家鄉上學的哪一天起,註定就回不去了故鄉,更多的只有鄉愁。

  愛人常說“老家有什麼好,有的只是那些小氣的鄉親,窮山惡水的土地”,但是我不這麼看,故鄉是思想的啟蒙地、是精神的故里,是肉體的歸屬,故鄉再怎麼樣不好,最終在人的一生裡都永遠佔據最純淨的位置,因為那是煩躁心靈下的桃花源,那是最美麗年華的思想地。也許男人和女人的根本就不同,男人根深蒂固有著根的概念,而女人,只有享受幸福的浮萍。戰爭是男人故鄉的爭奪戰,所以才有不願寄人籬下、奮起一搏的驚鴻男人,才有那麼多為故鄉而戰、為故土而戰的真男人。

  故鄉,那個回不去的地方,不是我不想回去,而是有太多的無奈和太多回不去的現實生活。我只能遠遠遙望故鄉,願故土的鄉親愈發從容、愈發和諧安康。

  回不去的故鄉作文 篇2

  “故”在字典裡的其中一種解釋是“本來,原來的。”故鄉,即為老家,是生我養我的地方。記憶中的故鄉,是一個很平凡的小山莊。平凡的天空,平凡的小溪,平凡的田野,以及平凡的甘蔗林,卻給了我們不平凡的童年。故鄉是一個神聖的地方,是信仰。

  當第一聲雞鳴開始飄蕩時,山村漸漸開始沸騰了。剛經過夜露的洗禮,每一處都煥然一新,格外的朝氣。在這樣的一天,我揹著書包,戴著紅領巾,踩著田間小道上的晨露便上學了。有時候早晨會起霧,那更是孩子們的天堂。濃霧降臨的時候,整條路都是我們的“魔幻世界”,我們只管追著,喊著,笑著,鬧著,在那個只屬於我們的世界裡,做這個世界的王。

  農村的孩子樂趣總是很多的。當秋風吹亮那金色的麥田的時候,在曬穀場上總會看見幾個蹦噠的身影,那金色的稻杆堆成的一座座小山,這裡一座,那裡一座,這一座比那一座高,那一座又比這座要高,還有還有……那些就是我們

  最原始的蹦蹦床。在這不久之後便會下雨。下完雨之後,稻杆堆裡便會撐起一把把白色小傘,到了傍晚,白色小傘會變成黑色小傘,我們方言把這些小傘叫做“油蘑菇”。再然後就會聽見一陣陣“採蘑菇的小姑娘,揹著一個大竹筐……”的歌聲,每一張笑臉都是這麼好看,每一隻小手都在尋找著“寶藏”。

  然後當又一年的春天到來時,萬物復甦,綠油油的田野上也有孩子們的身影,他們在幹什麼呢?在尋找那些可以賣錢的草藥。我依舊記得,一捆“白花草”兩塊錢,當我們從買草藥的阿婆手裡接過兩塊錢時是多麼的快樂。兩角錢的雪糕就是我們全部的快樂。

  只是,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故鄉在越變越好。一棟棟小樓蓋起來了,一條條水泥路鋪起來了,一堵堵圍牆圍起來了,故鄉的主人富起來了,孩子們跟著過上了 富裕的生活,只是隱隱約約好像丟掉了什麼。小溪流慢慢變淺了,甘蔗林慢慢變少了,田野上奔跑的身影不見了,漸漸的,他們都不會知道奔跑的快樂了。再不會有天真稚嫩的臉孔去嗅青草和泥土的味道,不會去看螞蟻搬家了。話題也不再是“今天去哪裡採草藥捉魚”,取而代之的是討論各色各樣的遊戲人物,談論著哪個人物配哪種技能,炫耀著在遊戲裡又花了多少錢,自己又有哪些絕版的裝備,自然而然的接受小夥伴仰望的目光。而當他們談論著這些的時候,我只能默默地看著遠方:童年該是這樣的嗎?

  不知道家鄉的一片片甘蔗林是不是還這麼高,故鄉的梯田是不是還這麼美,還有沒有小朋友會在小溪裡摸魚,最後,只能默默感嘆一聲:回不去的才是故鄉。

  只有記憶中的故鄉,才是“故鄉”。

  回不去的故鄉作文 篇3

  腹有詩書氣自華。在中國歷史中,無數位詩人的出現、消失。時間軸就不停地轉,往前奔去。

  讀過《詩經》,誦過詩詞。但我尤為熱愛的還是宋詞。宋詞有豐富的思想內涵,有男子有志不能得的悲憤,也有女子獨守空房、相思之苦的哀怨。宋詞寫情極細膩。如李會詩曾寫過:“如果說宋詞是一朵情花,那麼時間就是最好的灌溉。”光陰流轉,字詞中的情感如醇酒,歷久彌香,令人味之不盡。王朝的更新換代,幾世幾年,都將歡樂與憂愁鋪滿詩間。

  清高與瀟灑,才華橫溢。朱敦儒是我比較欣賞的詩人。他威望高,宋欽宗想招他入宮並授他“學官”,他用“麋鹿之性,自樂閒曠,爵祿非所願”來拒絕。先後又兩次因高宗,秦檜粉飾太平再入官場。南渡之後,朱敦儒飽嘗戰亂流離之苦、國家鉅變、親人離散。他在詩中呻吟感嘆“曲終人醉,多似潯陽江上淚”。已到中年的他經歷了風風雨雨、世態炎涼,“回首中原淚滿中”,他望著大宋的半壁江山,心中滿含著亡國之痛。然而,他又不甘心沉淪於此,便又寫道“迤邐暖乾坤,仗君王雄風英氣。吾曹老矣,端是有心人。追劍履賜黃綺,珍重蕭生意。”他渴望有志恢復舊山河的志士英豪能帶頭重整乾坤。可是時代的變化把他的豪情壯志變成了悲憤、怨憤。於是寫下“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淚流如雨”。經此幾番周折,飽經滄桑的他心境歸於平淡,過起了放任曠達、恬淡閒適的隱居生活。

  每個人年輕時都有理想的生活,有人選擇安逸,有人選擇成就一番大事業。他也是如此,或許每個人都想過要平平淡淡過著生活,又有多少人因生活所迫而放棄。可他卻畢生不懈追求。青年的他過著“紅纓翠帶,談笑跋馬水西頭”的狂放的風流才子的生活,但時間的考驗,使他給磨練的對世間感情有一種徹悟。“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雲”。在他觸遍世間之美好,世間之險惡,世間之炎涼。之後,一種悽美悲涼的美感在他的眾多詞作中油然而生。“世間誰是百年人。箇中須著眼,認取自家身”。

  朱敦儒的一生也不過如此,忙忙碌碌。國破家亡,使他有了過於常人的豁達。在他眼中國家沒了,家也沒了,親人也離散了。如沒有這些,他的一生沒有這樣的跌宕起伏,而應是平平淡淡。他為了回不去的“故鄉”曾慷慨豪壯地興起報國之志,然而最終蛻變成曠達閒適的情懷。

  詩中,字裡行間都包含著濃濃情意。就如《陌上花開》中寫道:那些古詩似我心中薔薇,而情感積鬱又如長大的猛虎,我不敢輕易放它出來,生怕觸傷細弱的薔薇。是啊,詩是那麼的美,但我心中所想,生怕傷害詩蘊。詩人語出肺腑,守望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詩、自己的情感。我也如此,只不過少了詩。

  歲月更迭,千年一瞬。披在古代詞人身上的歷史面紗層層褪去,也讓我更加堅定地守望古詩詞中如朱敦儒所詠歎的那一縷縷的哀婉心緒。

  回不去的故鄉作文 篇4

  離別後,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

  ——席慕容《鄉愁》

  年關將至,外婆又問我們何時回去過年。媽媽追問,過年的米酒尋到了嗎?

  我很好奇,媽媽一直叨唸的米酒與普通的酒相比有什麼特別呢。於是我一探究竟,媽媽提起此事就兩眼放光,娓娓道來。

  故鄉宜興,冬天有釀酒的習慣。春節走親串友,主人家總會拿出自家釀的米酒來招待客人。辦喜事的人家更是隆重,專門請做酒師上門做幾缸好酒,特別是富裕大戶人家釀製狀元紅酒,那真是一等一的考究。

  冬天農閒時,家家都會選好一百斤上好糯米,先將五十斤糯米浸透蒸熟,放入酒麴,待酒釀熟後衝入五十斤冷開水。衝缸後待酒糟浮起,要用木把攪動,大約二三十天酒成熟。原酒還要再發酵,再衝下剩下五十斤糯米所做的酒釀中。將二次原酒併入陶都丁蜀出的酒甕中。

  做一罈好酒,需要很多鄉土元素,三擔頭陶甕,竹筍殼、苧麻、羊皮紙。這酒未喝人已醉了。無論是富裕人家十幾年做成的狀元紅,還是尋常人家釀米酒,都是一件莊重又熱鬧的事。隔壁鄰居都會過來幫忙,有技術的出技術,沒技術的打下手。糯米蒸熟後騰騰的熱氣把孩童們引來,偷偷抓上一把放嘴裡是常有的事,惹得大人直叫“小心,別燙著!”酒釀成熟後,開缸都是甜甜的酒味,請老爺爺老奶奶嚐個鮮,老人條條皺紋都流淌著笑意。

  “可惜現今的人缺了耐心,器具、材質也不那麼講究了。用塑膠紙蓋酒甕,塑膠桶裝酒,這酒便缺了一種味兒。工業化釀酒更是缺了濃濃的鄉里情。”媽媽悠悠地嘆息。

  從前慢,從前歲月靜好,十八年才能做成一罈狀元紅,其中透著樸素、耐心與精緻,如今已然消逝。故鄉的村子裡已經建起現代化的釀酒廠,只聽到機器的轟鳴聲,只看到一條條冷冰冰的流水線。再也聞不到家家酒缸裡濃郁的酒香,看不見糯米出鍋時騰騰的熱氣,聽不到鄉鄰們相互幫襯時的歡聲笑語。

  媽媽還清晰地記著,她小的時候總是盼著過年,盼著自家釀的米酒。那時若是晚上寫作業口渴了,就躡手躡腳地溜到酒缸旁,揭開蒲團舀上一杯。米酒冰涼冰涼的,衝到胃裡很快變暖,臉也變得紅撲撲的。外公見了媽媽的臉,就知道媽媽又偷酒喝了。媽媽總是說:“只喝了一杯,就一杯。自家釀的酒真好喝!”外公聽了喜滋滋的,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由著孩子們偷酒喝了。

  十幾年前,外公外婆也搬到了大城市,石臼、石磨、陶甕之類的舊物無法帶到城中,遺憾地留在故鄉的老屋,漸漸地蒙塵。

  現在,家家釀酒的熱鬧景象已經看不見,當農家釀酒工藝已經進入了“非遺”名錄時,尋找地道的家釀米酒越發困難。每年末尋找米酒成了外婆的一件心事,失望也是常有的。

  媽媽的神情漸漸落寞,喃喃自語:“故鄉,再也回不去了。”

  是啊,到哪兒找真正的家醅呢?

  回不去的故鄉作文 篇5

  每到夏至,空氣中潮溼的氣味總會讓我心神不寧,所以總想找個涼爽的地方待著,於是就常回老家去住。

  我的老家是一個美麗的小山村,哪裡絲毫沒有夏天的氣息,在城市裡待得太久,總覺得沾染俗世的塵埃,每當迴歸到自然,才可找回初心。老家只剩奶奶一人,家人想把她接到城中,她卻總是不肯,她說:“她過不慣城市的生活,而且老家還有她牽掛的人的影子,她捨不得。”她牽掛的自然是爺爺,爺爺很早就去世了,留下奶奶一人獨守著寂寞。歲月不曾減弱她對爺爺的思念,雖未能白首到老,卻一生不忘。

  老家的房子後邊有一條河,離河不遠處又有一座山,每當我站在窗邊,看見那明月當空,銀色的月光灑在樹林上,河水中的時候,我就憶起了兒時的自己。那時還是個少年,月光像一床用沙做的被子,披在我的身上。微風徐來,輕撫著我的眼,我緩緩睜開惺忪的睡眼,看見窗外就像白天一般,能夠清晰的看見山上的每一根樹木,穿上鞋子走到窗邊,又是一陣微涼的清風迎面而來,我的睡意也被這涼風帶走了。

  這時我想起了一首詩,“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那時還小不能將這詩中的意境讀懂,但是就是覺得它很美,於是我望著天空念起了這首詩,天空中沒有一片雲,只有一輪孤月和無數閃爍的繁星,此時萬般寂靜,燈火已滅,時間像是被凍結,閃著青色的光,就像是在夢裡,除去了塵世的喧囂,猶如仙境一般。現在想來真希望那個夢永遠不要醒來,河水靜靜的流,風兒輕輕的吹,月光慢慢的灑,一切安好,寧靜恬適。

  現在也站在這窗邊,窗外是相同的風景,卻再也不能進入那樣的意境。思索原因,大概是因為塵世種種矇住了自己的心,掩住了自己的眼,原本純淨如水的心隨著流水慢慢的流逝,埋藏在歲月的一隅。一回頭就再也回不去,一轉身就註定了失去,我們只顧埋頭前行,卻忘記了曾經美好的自己。行走在燈火璀璨的街道,我們迷失了方向,卻沒發現地圖就在我們的手裡,只是我們沒有發現而已。

  看著那晶瑩的河水,讓我想起了兒時的玩伴,曾經我們都是無知的少年,夏天的傍晚,在這河邊總能發現我的身影。我們在河中捉螃蟹,釣魚,脫光了衣服游泳,即使有女孩子在身邊也無所顧忌。總要等到父母來找才會戀戀不捨的離開,約好明日再來。東流逝水,落葉紛紛,往日的玩伴早已多年不見,我們早就各奔天涯,走向了不同的路,過著不同的生活,即便日後相遇,也成了彼此的路人,不相識,不回首。

  記得每到夏日的夜晚,總會一家人圍坐在庭院裡的石桌邊,喝著茶,吃著糕點,聞著花香,涼風輕撫,歲月變得沉靜如水,帶著一點點香味,定格了那個時間。如若還能回到從前,我定要再回到這個時刻,讓這一切成為永恆。

  故鄉是其實一直活在我的心裡,那些熟悉的人,熟悉的事漸漸逝去,連故鄉都在記憶中慢慢變老,老的我們再也回不去,回不去。

  回不去的故鄉作文 篇6

  曾經想過,懷念過記憶深處那個悠久又美好的故鄉。綠色的樹木叢,調皮地穿過樹葉間縫隙的陽光,以及能在厚重的白雲後面看到的隱隱約約的白藍色的天空還有在那中央以圓形出現的明亮的太陽。不知道是不是記憶中的故鄉太過美好,再次見到的時候已經有了一種“人事全非”的感觸了。

  有人說過記憶是不可靠的東西,遲早會忘掉些什麼。但記憶中的緊挨著房子的樹林和河水都深深烙在了我的腦海裡。幼時是在南潯度過的。那時的我還小。常常跟著比我大些許的哥哥姐姐們去幼兒園。有時去學校的路上,偶爾可以遇到幾隻偷懶的大黑狗,爬在地上懶懶散散的望著我們。我們倒也不怕,自若的走過去,膽子大點的還會從包裡掏出一根火腿腸,逗它們玩。

  放學回來後,我還會跟著哥哥姐姐們去河邊掉魚。經常是放學了,書包一甩,就一路小跑去了。沒有釣魚竿就用樹幹,沒有釣魚線就用衣服上的掉下來的線,沒有魚餌就用家買來的小龍蝦。總之就是這樣的生活。有些時候常常是在河邊坐上半天就能釣到一整盒的龍蝦。不必擔心會浪費多少時間。

  依稀記得以前領頭的是一個大姐姐,叫做什麼不記得了,但後面跟的是兩個一樣的字,我不確定這是不是她的名字,因為那時還小,也就認同了這麼一個如童話般人物的名字。她老是帶著我和另一個小女孩到鎮上的一家麻辣燙裡面吃東西。路過的菜市場坑坑窪窪的地面以及腳踏車行駛過的水花因為那時候南潯還不怎麼發達,沒有現在上海那麼多的汽車或者是摩托車,所以走在路上是很安全的。有的時候,她讓我們在盤子裡多加些辣椒然後說誰都不許喝水,放話說要我們都多吃些,看誰比較厲害。

  後來離開了南潯後再回去是一年前了。那已經不是我的故鄉了。有了旅遊景點,到處是垃圾和車子。再也不能在路上隨意的走了。也不能在吃麻辣燙,因為現在地溝油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天藍色的天空已經是灰色的了,和老工業似的上海如出一撤。就連房子旁邊的河水與樹林也都因為工業發展不見了。我站在久違的故鄉的土地上,不願承認這是我的故鄉。我所承認的故鄉並非是現在這個工業發達的故鄉,而是記憶中的工業並不發達的故鄉,但他有綠樹有白雲。我站在故鄉的土地上覺得自己再也回不去了,故鄉也不再存在了。

  工業發達不是壞事,但破壞自然,破壞壞境是不對的。地球是由這些萬物組成的。我並非是信奉休。艾弗裡特的“多元宇宙”這一解說,存在於這個世界外的平行世界,有無數個。蝴蝶效應所帶來的橫向和縱向存在的世界線的不同的未來。我只是單單認為,如果現在不保護壞境,我們終將會違反自然的規則,成為第2個被滅種的種族。人們對於科學瞭解這麼多,但為什麼不能用來保護壞境呢?

  回不去的故鄉作文 篇7

  恍惚一夢十年,你的模樣曾幾何時只能靠夢境才能勾勒,你的恩情隨著日益繁重的負擔而模糊在腦海之中,你的雙眸因了我的世俗而漸漸黯淡了下去,我以為我早已忘卻了你。可是,每當夜深人靜時,仍有些思緒敲擊著我的心房,讓我隱隱作痛。

  於是,我隔著十幾年的時光與兩小時的車程來看看你,好久不見,你可一切安好?

  記憶中的你很安靜,默默地伴隨著我們成長。放學後一群小夥伴邊舔著冰棒邊光著腳丫子撒歡地奔向你,大家急忙放下書包,把小腳放進水裡,你就像位慈愛的母親,不帶一絲脾氣,總是溫柔地撫摸著我們的小腳丫,冰涼冰涼的很舒適。有幾個小搗蛋鬼用腳使勁地拍打著水面,浪花一層層激起,濺溼了我們的衣裳,也濺溼了那一張張稚嫩的臉龐。你包容著我們的任性,縱容著我們的撒嬌,我明白你的安靜與和平,喜無言,悲無色,你總是一襲雨衣,一片冰心,任山崩地裂地不可逆轉,你靜默無言地守著這裡的一人一物,你像守著年華一樣的守著往昔,像守著過往一樣地守著回憶。

  記憶中的你很美,有著溫柔的側面,似一位江南雨巷姑娘,朦朦朧朧,散發出一種古典氤氳的溫暖氣息,陽春三月之時,我就會搬一個小板凳坐在你的身旁,爺爺會教我背唐詩,他抽著自制的旱菸喃喃道:“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是我從你這裡學到的第一首唐詩。幾片落到書上的字裡行間中,粉紅的花瓣散發出淡淡清香,有幾朵落到爺爺銀白色髮梢上,我望著爺爺撲哧一笑:“哦,爺爺頭上戴小紅花囉。”逗得爺爺呵呵笑,望著爺爺一臉陶醉模樣,我和你相對無言,咯咯地笑了起來,笑聲似銀鈴般在風中呵鈴作響,我想,幸福不過如此吧。

  這樣想著,不覺汽車抵達了終點站,抵達了久違的故鄉。

  走在久違的小路上,兒時美好回憶紛沓而至。屋門前的那條小河還在吧,是否依舊唱著歡快的歌謠東流去;屋旁的杏花樹還在吧,是否依舊三月杏雨簌簌落;屋後的竹林還在吧,是否依舊能聽到兒時銀鈴般的笑聲;那燕子是否依舊在屋簷下呢喃著去年的心事;那四季常綠的青藤是否依舊忠誠的纏繞著錯落有致的木欄柵;那用青石板鋪成迷宮似的巷道是否依舊留有我童年的腳印。

  走到小路盡頭,看到了你的模樣,我驚詫了,是我的眼中蒙著層厚重華光讓你看不清我,還是你的“日新月異”讓我辯認不出你?我和你相對無言,卻沒有了從前的默契……

  屋前的小河因汙水早已成了條廢河,屋旁的杏樹早已砍掉修成了水泥公路,屋後的竹林改種成了果園。這裡的新變化讓我感到有點不適應,人們為了經濟發展肆意的砍伐樹木,肆意往河中排放汙水,清澈的河水不見了,三月的杏花不再綻放,當年那群與你形影不離的小夥伴,也隨著塵煙走到了遠方。我的親愛的故鄉,是誰讓你改變了模樣?

  我站在屋門前,望見被歲月摧殘急速衰老的爺爺,再也忍不住潸然淚下。

  我說:“爺爺,我回來了,回來看你,也看故鄉……”

  回不去的故鄉作文 篇8

  單位離故鄉不遠,十幾分鐘的車程就到了。因為是周邊唯一的營業網點,有時會有來辦業務的鄉親,他們都會喊著我的小名,大多時候我不敢確認,年齡大些的自然相識,只是有些年輕的,每每問起,原是同村,心中倍感親切。

  離開故鄉已經三十年,起初幾年,總覺得在外邊很不習慣,忙碌的生活,冷漠的面孔,一切都是那麼的陌生。夜深之時,總會想起故鄉,那個掩映在綠柳之下的小山村。快樂無憂的時光伴著村邊的那條小河,在心中輕輕盪漾。勤勞樸實的鄉親,金色的麥田。綠油油的菜園裡,菜肥味美,豐收的土地上,瓜果飄香。

  故鄉很小也很窮,四十幾戶人家,大多靠種地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簡單快樂的生活,讓他們感覺很幸福。年輕的大多出去打工,大多為建築工人,早早的走,晚晚的來。夏天晚飯過後,村頭的柳樹下總會聚集著很多人,年齡大的,年輕的,還有孩子,聽老人講故事,聽年輕人說起外邊的世界。冬天來了,沒事的男人,湊在一起打打牌喝喝酒,而媳婦們則聚在一起,做著永遠做不完的針線活。

  很多人都在嚮往著城市人的生活,平坦的馬路,高高的樓房,明亮的街燈,熱鬧的商城。城裡的生活卻讓我感到的很不適應,習慣了鬆軟的鄉間小路,習慣了裊裊炊煙,習慣了麥田的芳香,習慣了曠野中的清新,習慣了著煙熏火燎的味道,當期待的城裡生活降臨的時候,心中忐忑而惶恐。

  這樣的日子熬了幾年,不知不覺中故鄉慢慢成了遠方,雖然我時時在提醒自己,我是農村的孩子。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不太願意回家,特別是爺爺奶奶去世後,回去的次數越來越少。而故鄉也在慢慢的變化著,村邊的池塘成了廠房,小河慢慢的乾枯了,農田也被分割的七零八落,小時候的記憶在一點點地消失。大多數鄉親都到附近的廠裡打工了,有的去了更遠的地方,和我一樣融入了城市之中。

  每次回去的時候,開始感覺那麼的不自然,鄉親們依舊熱情的招呼著我這個城裡人,依舊是高高的嗓門喊著我的小名。依舊是把地裡的瓜果蔬菜硬生生地塞到我的懷裡。可我再也聞不到土地的芳香,反而怕髒兮兮的泥土弄髒了衣襟,那份濃濃的鄉情,漸漸的陌生起來,和土地一般的鄉親,反而覺得多了幾分“土”的味道,我不知道是我變了還是世道變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每每在無常的世間扮演著各種角色,強顏歡笑,唯唯諾諾的日子,漸漸的累了,也倦了。沉積在歲月中的那份淳樸的鄉情又一次次地漫過心頭,留戀也好,嚮往也好,那份簡單的快樂常常讓我淚流。即便是近在咫尺的故鄉,我卻不能經常回去看看。每次有鄉親們到來,心中總有種說不出的痛,相識的親人都老了,有的已經去世了,本來小小的村莊現在更顯得寂寞孤單。

  也許用不了多久,故鄉將會消失,融入到新型的社群,我不知道他們會不會適應沒有土地的生活,會不會和我一樣,在經歷短暫的虛榮之後,心中還珍藏著故鄉的點滴。而我現在還可以回去,可以去推開那扇斑駁的門,去看看即將倒塌的老宅,和埋沒在斷壁殘垣下的依稀過往。

  其實,我也回不去了,歲月更迭,我已經很難回到他們中間,簡單,勤勞,淳樸,熱情的鄉情,對我已經遙不可及了。也許鄉愁只是一個美滿的符合,他流淌著一縷縷剪不斷的相思,是快樂的也是憂傷的。也許他只能珍藏在心中,只能在月夜深處,才顯露出他濃濃的化不開情愫。

  真的,我不知道當故鄉真正消失的時候,我要到哪裡去祭奠我的鄉愁。

  回不去的故鄉作文 篇9

  這年,也是回不去了,我等不了回信,也煎熬不了路,呆在蘇州,也挺好。這年寒假,也是約了同學出去的,就在這兒,閒適地瞎溜達。

  我喜歡雪,但是連雲港太冷,我受不了的就是這個時候,外婆已經裹上了一層厚重的襖子,有一種說不出的鬱悶與頹廢,就像畫中的人兒,衣服穿破了也舊了。媽媽從網上郵購了二三套棉衣,苦口婆心地勸她:“現在與以前不同了!你也該穿新的了,可不像從前,要穿到舊。”衣服已經寄到了,但外婆還保持著最後的樸素與節儉,那件衣服一直被她珍藏在衣櫃裡,出去走親戚時才會穿。

  我喜歡熱鬧的夜晚,卻也討厭不眠的夜,鄉下的每一寸土地都能製造出喧囂,滲透鐵窗的間隙嗚咽的冷風,陌生的腳步踩在泥濘的雪地上,發出含混不清的詛咒,於半夜三更將你驚醒的莫名鞭炮聲,太吵了,我的耳膜也無法得到暫時的休憩。

  我喜歡口味重一點的食物,卻怎麼也吃不慣外婆醃的、煎的、煮的鹹魚。外公老愛吃的拳頭大小的芝麻湯圓,太鹹太嗆,又太甜。我也不該這麼挑剔的,但我卻完全無法適應家裡長輩的口味,我都懷疑自己是一個外鄉人。除了這些個人所喜的食物,就是一些平平淡淡的家常菜,一個僅刺激了味覺,一個又讓人乏味,實在無法形容家鄉的每一餐給我帶來的衝擊。

  但我喜歡那雲滌霧繞般的神秘感,故鄉的煙囪裡飄起的藍綢似的煙和丘陵上的靄,始終令人感到脊骨發涼。外婆在灶房炒菜時,我就在外頭髮呆。冬天菜園露在上頭的菜葉,總是病態的,發紫的;雨蓬裡的雞,總是凶神惡煞,讓人覺得,它們下一秒就要用它們鋒利的尖嘴,將我們啄食至白骨森森。我更不常去菜園裡看雞,陶罐裡的碎冰,隨手搗弄幾下,就讓雙手紅腫了。媽媽說小時候上山曾遇到過一條大紅蟒,我也就不敢往山上跑了,除了這個,就是怕迷路,迷路了,就怕——回不去了。

  故鄉不曾帶給我愉快的回憶,只是那種“似曾相識”的熟悉感,既危險野性,又令人回味。

  回不去的故鄉作文 篇10

  故鄉,是什麼?是讓我留下那麼多美好回憶的地方嗎?不,我認為故鄉是永遠回不去的那段在記憶裡無數次被美化、被依戀的時光,是一份再也找不到的味道。

  比起我幾乎已經記不太清的故鄉的樣貌,那一碗敲肉羹的模樣和味道倒是在我的記憶裡分外清晰。當時,一條熱鬧的小吃街,一張簡陋的餐桌,一個藍邊白底的碗中,裡面是包裹了蘑菇、肉絲、豆腐,豬腸,還有幾根細麵條的淡棕色的湯汁,上面撒了少許翠綠的香菜,耳邊彷彿能聽見味蕾的爆炸聲。一口喝下去,香濃的湯汁和著豬腸的脆爽、豆腐的滑嫩、蘑菇的鮮美、麵條的勁道以及肉絲的鮮香融合在了一起,譜就成了一曲絕妙的樂章,讓靈魂直往天國的方向飛騰而去……

  這是正宗的故鄉味道,到現在為止,哦不,我這一輩子也許只吃到,也只能吃到過一次。幾年後,我重新回到了那裡,小店重新裝修了,看起來比以前乾淨多了,生意也還是很好,可是,我卻再也找不回當初的味道了。

  可能不僅僅是因為我在記憶裡對那碗敲肉羹做了太多的美化吧,而今我看著眼前曾經是鄉村和草地的高樓大廈、繁華街道,在心裡默默地說:故鄉是什麼?故鄉是回不去的時光,找不到的味道,是再也不得到的東西,也是心中被牢記的美好時光。

  回不去的故鄉作文 篇11

  我在北方待了有十年了,中途也有回去,四年的記憶一直在我回憶中游走,我記得我的故鄉是泥土地,走起來軟軟的,我家大院旁和大院後被樹林鋪滿了,園前還有一些竹子掩映著,竹子看著很散,卻看不清竹子後面是什麼,它在掩映著什麼。

  我對故鄉總有一種不可言說的情感,它是很美的,可也是我懼怕的地方。

  一座座的高樓建起,因為臨近長江船隻有很多,有些水面大的地方還有巨輪,公路上車輛來來往往,街上的行人各自忙著去做自己的事情,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街上的保潔阿姨很早起來,他們行走在這個城市的各個角落,他們每天四點準時到達,他們照顧著這個城市,把它打扮得很漂亮。

  公路中央的交通員有序的指揮者,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路上的行人也很守秩序,他們看見路上有垃圾,就會自動撿起來,扔到垃圾箱裡。

  在餐廳裡地上的大理石非常光滑,牆上會有發光的石頭,讓我感到新奇,服務員也很有禮貌,餐廳裡播放著佛系的那種音樂,我並沒有感到厭煩,而是感到輕鬆。

  我回老家的那天正好是奶奶生日,所以把整個餐廳包了下來,二樓雖然不能看到這個城市的所有風光,單窗外的景也是格外的迷人,綠油油的街道兩旁,中間一條公路上任由一輛輛車馳過。

  桌上擺滿了好吃的,有甜點,有可樂,有熟食,有火鍋,水果等好多好吃的。我面前除了這些,還有餐具,高腳杯這個名稱,我一直有個疑問,杯子還能有腳?

  我靜靜的走在大街上回想著以前的這裡,回想從前的我。

  這十年這裡變化很大,越來越美了,不過沒有十年前那麼自然了,現在這裡很美,卻很彆扭,可能我還是喜歡故鄉,那繁花鋪成地毯,泥土清新,與野花野草的氣味發酵混雜在一起,鳥兒的伴奏,讓人放鬆,自然。

  可故鄉永遠回不去了啊!

  回不去的故鄉作文 篇12

  猶記兒時,故鄉的景色如春,清香馥郁,背上行李離開,歸來時故鄉只有白皚皚的冬天。而兒時故鄉只能像一副永恆的畫卷裝飾在我的心口。

  回不去的不只是風景還有那純真無邪的友誼。

  當年的冬天很少下雪,下了也不過一兩天便化了,在故鄉最大樂趣就是與小夥伴一同而放風箏,騎著腳踏車,後車座上,放著我最喜歡的蝴蝶風箏,和他們“噔噔噔”地飛馳到平曠的田野裡,可能是大多都是女孩子的緣故。風箏總是飛不高或者飄著飄便落了。讓人最可氣的是,經常會有幾個調皮的男孩子拿著玩具箭將我們的風箏射落了。

  但是他們總會幫我們將射落的風箏,再次放飛,比之前的還要更高。這樣我們非常懷疑他們只是,找不到理由幫我們,而用這種讓人氣憤的方式罷了。

  這真是天真爛漫的友誼啊。而如今面對著熟悉的鄉村,戶戶緊閉的窗門,寒冷孤寂油然而生。

  今年的冬天冷的格外厲害,竟讓小夥伴們的家門緊閉。在呼嘯的冷風中,我弄了弄一上,騎車走在回家路上一陣大風席來。

  車背上的風箏,飛上路邊的樹梢上,我連忙下車去拉繩子,不幸,風更大了一分,肆意揉虐著我弱小的風箏,使上下左右搖擺。

  繩子最終還是經不起寒風的摧折,斷了,風箏被繩子拋在空中越飛越遠了,帶著我對友洎的牽掛飛到了遠方。

  在歲月的消逝中,即使我的友誼改變了,然而我對的故鄉的思念不會改變。

  回不去的故鄉作文 篇13

  父親走後,我決定賣掉老屋,接母親進城。

  收完房款,母親眼巴巴地看著我將老屋的鑰匙交給了買房者,望著母親那滿臉抽搐且擰在一起的經絡像一把尖刀深深地紮在了我的心上。得了鑰匙的人,自然是喜上眉梢,相比母親的難受讓我有種後悔莫及的淒涼。

  臨走時,母親繞著老屋的院落從前到後,從後到前,仔細的看看這兒,看看那兒,一雙黯然失色的枯瘦的手,撫摸著房後菜園裡的一棵桃樹,叮囑它的新主人悉心照看,說起這桃樹的果實,母親更像是一個孩子,興奮地向買主比劃著那誘人的大紅桃子,形容著那一個個大桃子讓人垂誕欲滴的滋味。

  老屋後面大致有一分半地,那些年在父親和母親的勞作之下,成了我們全家人的菜籃子。別看地不多,在父母的算計下,這菜園就是一個百寶園,一般的時令果蔬應有盡有,像蔥蒜、香菜及韭菜、辣椒之類的屬於常種品種,母親將它們劃為作料之類,種植於地塊的中心位置;西葫蘆和佛手瓜則種於地塊邊緣,它們的藤蔓乖巧的爬上父親搭起的木架,在地塊的邊緣處築起了一道屏障,繁盛之時,那一個個西葫蘆、一個個佛手瓜威武的如同將軍,笑哈哈的將木架子壓得氣喘吁吁;西紅柿、茄子、豇豆、四季豆則將整個菜園點綴的風情萬種;小青菜、菠菜、生菜、油麥菜等綠葉菜則是見縫插針,被母親調教的鮮嫩健碩,如夢似幻。站在已歸屬於他人的菜園,我的心裡有著一種說不出的滋味。體味著母親強忍著的不捨之情,我本想催促母親走的嘴巴始終沒能張開。哎,我知道,這小小的菜園子曾經是我一家人的菜籃子,這裡面有我們一家人的歡笑,更有母親經年累月的辛勤和美好的回憶。於是,我站在一旁,仔細的聽著母親的話,虔誠地端詳起這一分半土地的厚重來。

  緊鄰菜園子旁邊的地方就是我家的豬圈,六畜興旺幾個字依然十分清晰地貼置於豬舍的磚牆上,母親觸景生情,轉過頭來給我說:“你還記得那一年,我們家餵了兩頭大肥豬,殺豬的那天,六七個精壯的小夥子硬是綁不住它。對,我想起來了,就是你考上中專那年,我們把另一頭大肥豬賣了給你湊夠了學費呢。”母親不經意的話語,讓我心裡一震,我快速在腦海裡掃描起了往事,二十年前父母的勤勞畫面便在我的腦海裡盤旋了起來。人都說故土難離,然而我卻這般狠心的讓母親離開了生她養她的故鄉,不孝這個詞語立馬就蹦在了我的心上。我的心真是五味雜陳,煩悶不堪起來。母親發現了我的心事,笑著安慰我說:“走,兒子,媽跟著你去城裡享福去。”我望著母親,苦笑了一下,心想本應是我安慰母親的,反倒讓母親安慰起我來。

  母親走在前面,邊走邊向一旁新的主人交待著如何利用國道邊的便利發展經濟,譬如怎樣開農家樂、如何辦商店……母親在老屋就開了一輩子商店,其中也開了幾年農家樂,對於農家樂的經營最終由於人手不足而擱淺。辦商店時,母親經歷了山洪暴發之時商店被毀的驚心動魄,享受了全家人拼搏奮鬥,重新蓋起平房,新商店開業的喜悅。今天離別的最後一站,母親特意走進院子前半截開商店的平房裡,撫摸著那些陳舊的貨架和櫃檯,這裡是我們曾經唯一的經濟來源,是這裡讓我和妹妹的學費無憂,是這裡讓我們全家人衣食不愁。我緊跟其後,透過母親的背影,我知道她的眼裡滿滿的裝著這座院落裡的風雨華年,裝滿了喜怒哀樂,裝滿了一個個理想和希望,裝滿了故鄉的情懷,然而這裡即將成為她的回憶,這裡不再屬於母親,不再是我們的家了。母親那輕柔的撫摸,更像是在撫摸著孩提時的我,那麼柔情似水,那麼語重心長,那麼慈祥,我曉得這是母親在內心深處向老屋、向一輩子的故鄉情愫做著告別,也或是訣別吧。

  回不去的故鄉作文 篇14

  我的故鄉是一個小小的村落。三面環山,村東濰河蜿蜒,河裡片片葦行,山水映畫。

  春日裡暖陽融融,槐花盛開,滿村的香氣。楊絮飄揚時,漫山野花。每年六月初八逢廟會,凡是和村裡有親戚朋友的,都會來很多客。大集從村東一直排上山頂的廟四周,一年一次。信客寫文燒香,叩拜神靈,無限虔誠。山上山下,香火嫋嫋。至今已有快十年沒有見過那種場景了。此時的家鄉,應是山楂紅了,果子熟了,楊葉黃了,葦葉枯了。冬來蟲鳥寂寂,萬籟沉靜。唯有西風颯颯,不肯稍息片刻,鑽進沒有關嚴的窗子。落光了葉子的楊樹,指向灰白的天空,不時碰著彼此空蕩蕩的樹枝,連同穿過樹枝的電線,發出突兀的聲音,這時人站在天地間,則愈發顯得渺小而瑟瑟,唯有偶爾停下的麻雀,嘰嘰喳喳地能增添一點生氣。

  兒時除了上學之外,我最大的工作就是去挖野菜和放羊。早上的露珠瑩亮清透,在上學之前先把羊群趕到西山上吃一會草。我就坐在山頂等著日出,太陽從紅紅的雲霞中一跳一跳出來的時候,只眨了個眼,它就已經出來很高了,又後悔剛才沒有好好地盯著看。日暮時分,羊群都在認真地啃著青草,吃飽的那隻老青山羊不時抬著頭看著東方的路,山的那一邊,是鎮上的集市——它的孩子都被從那條路上牽走,再也沒有回來。

  佇立海邊,眼前潮水來而復去,身後路上車水馬龍,忽然感到人的渺小和孤獨。有哪一條路,是通向家鄉的呢?哪一輛車可以搭載回家呢?我們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是一棵稚嫩的幼芽,在肥沃的鄉土成長,壯大,透過故鄉的大樹,盡情吸吮她所給予的春風細雨,沐浴她所給予的陽光雨露。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都想讓自己長成一棵樹,經風歷雨,剛強抵礪。某年某月,年年月月,呼啦啦烏呀呀湧入某個城市。自從那年立秋踏上北上的列車求學,這些年來從來沒有真正意義的回過故鄉,因為父母兄弟都已經跟隨這滾滾浪潮,也從故鄉出來了。這些年求學求職,北上南下,輾轉不停,家、故鄉也隨著父母的搬動,慢慢模糊了概念,但我的內心一直清楚地知道——那裡,才是令我心靈棲息的地方。我們這些鄉村來的孩子,破碎了樹的夢想,只是一根藤條,為了在一座城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得已揮刀斬斷了自己的根,所有美麗輝煌的夢,最後卻只是將自己編進了一隻竹籃。

  坐在晃晃悠悠的公交車上,我打量著這個城市,閃閃爍爍的霓虹,喧喧嚷嚷的的人群,燈火通明的街市,殘存在巷子裡的黑暗,和這黑夜背後的躁動,再也找不回曾經的安靜,和安寧。馬路上塵土飛揚,夾雜寫夾雜著落下的枯葉不時飛起來。這本該寒冷的深秋,卻還連法桐的葉子都沒有枯盡。一切熟悉,而又陌生。

  想起曾經與一個少數民族的男人相愛,決定為他背井離鄉。接近畢業,恐懼感愈演愈烈,終於理解了那些遠嫁的女子。他們的無助,他們所謂的追逐。與男人的遠走不同,男人是一個家庭的根,他漂到哪裡,哪裡就是他的土壤,落地生根,他帶走的是一個家;而女人失去了故鄉的根,她帶走的只有自己,選擇了追逐風,風到哪裡,她就到哪裡,繼續過她依附於風的生活。天漸漸地涼了,亮地也越來越晚了,我卻從來都不著急。前塵緲緲,如沙,已從眼中沉澱心底。脆弱的人每日吃飯睡覺,強大的時間卻無日無夜在奔走疾馳,所到之處一掃而光,片甲不留。悲哀而又令人振奮。

  依稀記得小腳的奶奶梳著髻子,佝僂地拄著柺杖,走到院子的梧桐樹旁,嗔怪著:“你們這些嗦猴兒怎麼又敢從牆上跳!”那半耷坍圮的老牆,我們不知從上面爬了多少回,爬上去、跳下來,男孩兒、女孩兒。奶奶已離去十五年了,老院子裡青石砌成的牆上蔥蘢著綠色的菜豆,纏纏繞繞地爬滿了記憶,似乎還在等著娃兒們回去,在炒上一盤噴香的菜豆……可今日,不光奶奶的老院荒了,我家原本的新院也荒了,四年前回到老家,院裡的灰菜已過半米深,長得又粗又硬,拔都拔不動。西山的青石採光了,只留下一個個巨大的石坑和一堆堆石渣、土渣。腿臂粗壯的挖掘機、推土機、爆破機、碎石機都轉頭到旁邊的山嶺,有青石處機器隆隆,人聲鼎沸,塵土飛揚。陸續的有一些人搬到村的另一邊去住了,因為採石爆破的時候時常有石塊飛到住戶家中,有一些人搬到城裡了。老人們扎著堆兒對著村西指指點點,說是採石壞了山的靈脈,所以這幾年村子裡幾個年輕的姑娘得了病。如今再回去,不敢去看,也不敢去聽,心裡疼的慌。

  每一次的離去,都是一方回不去的最美風景。彼時花開遍地,彼時黃葉蕭蕭,而只有故鄉,銘於心,刻於骨,忘不了,回不去。

  故鄉,故鄉……

  回不去的故鄉作文 篇15

  不知不覺離家已整整6年,才十幾歲的人卻有將近一半時間是在外度過。

  我生在一個小縣城,小縣城的孩子想要博得更好的'前程,只能背井離鄉去省城讀書。姐姐初中畢業那會兒,去省城讀書的人還不多,幸好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極其重視,毫不猶豫的送她去省城讀高中;及至我,競爭更為激烈,父母更是小學畢業就將11歲的我獨自送去西安讀初中。

  鄉下孩子剛進城,啥都沒見過,啥都沒吃過,甚至普通話都不標準,不敢開口說話,著實自卑了好長一陣子。記得初一整整一年在班裡開口說話的次數屈指可數,那時候暗暗在心裡想,這應該是最不會忘卻的一段日子了吧,然而如今對此的記憶卻早已模糊不清,記得真切的反而是每夜學校外面小區裡透出的盞盞昏黃燈光。

  在外寄讀的日子一到晚上就格外難熬。每夜下晚自習,同學們都各自回家,只有我們少數幾個外地孩子默默收拾書包,回到樓下的宿舍。想家厲害了,就去操場走幾圈,看圍牆外面高樓裡的萬家燈火,想像著什麼時候有一盞燈是為我而亮,猜著父母此時在家中小院做些什麼。

  姐姐長我10歲,她15歲外出讀書時我才5歲。印象中和姐姐一起成長的時光也是少而模糊,也曾因為姐姐不在家我能獨享父母的寵愛而竊喜,不想短短几年之後我也同她當年一樣背起行囊北上求學。

  姐姐讀書之時,不會穿衣打扮,每一季都是母親從家裡寄去衣物給她。記得有一年寒假回家,母親拉著姐姐把滿行李箱的冬裝試遍之後,意猶未盡地問那些寄去的春裝、秋裝如何,穿著好看合身不,這時我才突然意識到,我們已經好多年沒有見過姐姐春秋時節的模樣了。自從離家讀書起,故鄉於我們,便只有冬夏,再無春秋。

  “夢裡不知身是客”,如今我自己在西安求學也將滿6年,和身邊的同學早已混熟。父母也專門在西安買了套小房子以便節省週末回家時間,不用每次都得坐火車回縣城;偶爾回縣城,故鄉的幼時玩伴也已生疏,曾經打滾的門前小路也已不見舊時模樣。

  我們這一代孩子雖說長在城鎮,卻常年在外讀書,不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11歲離家之時,尚不知人情世故、社會經濟,更不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深情;如今南來北往,長大成人,才發現,曾經嚮往的遠方不知不覺中正在腳底鋪開,而曾經厭棄的故鄉,卻在不經意間變成了回不去的遠方。

  回不去的故鄉作文 篇16

  語文課。前排同學轉過頭:“凡凡,問你個事。你說故鄉到底,有什麼好的?值得這麼多名人以它啊為題材?”我隨手翻了翻手中的教材,故作深沉道:“故鄉啊,就是一個能讓你感到無比溫暖,包含著你特別熟悉的親切的地方…現在你小不懂其中道理,等你上大學時離開家鄉你就會魂牽夢縈的想回到的地方……”“停,停,停!…你們喜歡寫文的就是矯情!不用您老解釋!等會我自己問老師!”前桌一臉嫌棄地說:“咦~被你噁心到了……”“嘁,有本事別問我問題呀。”我滿臉傲嬌的白了他一眼,繼而目光轉向窗外。對啊,故鄉有什麼好的呢?可以得到這麼多文人的青睞?這個問題的答案,我也想知道。忽然之間想起一首名叫《鄉愁》的詩。“小時候,鄉愁是……”將全詩背了一遍,忽然感覺好像明白了什麼。

  當一個人一直在家的周圍晃盪,他是感覺不到家鄉的溫馨和親切。當他離開家鄉外出打拼時:他會眷戀著故鄉的一棵樹:也許因為它曾在炎熱的夏天給他一片清涼。他會眷戀著故鄉的一棵草:也許因為它曾讓他學會“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堅強。他會眷戀著故鄉的一滴水:也許因為它曾在某一刻給他一瞬清涼的慰藉。

  時間急迅。當你真的開始眷戀起這些東西時,其實你已感到了世態炎涼。你的心臟會努力的跳動著,呼喊著:回家吧,回家吧!哦,好!迎合自己的念頭,回到夢寐以求的家鄉,變了,真的變了。它早已不是當年的樣子。

  我是這樣理解“故鄉”這兩個字的:故,已經為過去式的‘夢’,鄉,有著濃郁親切感的地方。所以,在我的眼中,“故鄉二字結合起來,就是:充滿往事充滿著親切感的地方。回不去的,才是故鄉。

  回不去的故鄉作文 篇17

  我似乎是個沒有故鄉的人。

  這個“沒有”,不是那個“沒有”。就像牙牙學語的兩歲多的兒子從外面瘋玩兒回來找不到媽媽的時候,就常常會攤著兩隻小手說,“沒有媽媽”。我要說的沒有,也是找不到故鄉,找不到回鄉的路,那種狀態。

  我對故鄉的記憶,是小時候住過的一條小巷子。記事兒起家裡就住在一個有黑色門斗兒的小院裡,院裡有一棵很沒有情調的楊樹。對面街,是更擁擠的幾家人擠在一起的更小的巷子。傍晚的時候,我們會到那個巷子和一群小朋友瘋跑,跑得天昏地暗,直到媽媽叫回家吃飯。那竟然是我對無憂無慮的童年快樂最早最深刻的記憶。

  我還記得爸爸媽媽工作的機關大院。那裡面種了很多花花草草。有一年先生去武漢出差,我跟著過去玩兒。在先生去座談的時候,那個機構把我安置在一個黨員活動室看閒書。就是那種冷冰冰的辦公室,桌椅板凳,還有掛在很古老的報刊架上的報紙雜誌。但我在那裡呆坐了兩個小時,開心得不要不要的。因為那個辦公室上了鏽的味道和擺設,讓我想起了小的時候,年輕的父母朝氣蓬勃的樣子。

  但小的時候就是想離開。

  第一次可以離開,是去離家並不遠的地方上大學。那會兒沒有故鄉的概念,只有第一次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的惆悵和慌張。大學畢業後回到父母身邊短暫工作了一年,還是想走。覺得只有離開,才會啟用自己。然後去國離鄉三年。那會兒的故鄉就是父母,那會兒的記憶就是離家一年半回來探親的我,抱著在樓下迎接我的媽媽泣不成聲,那種刻骨銘心的想念。

  第一次出國上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被迫的精神上的獨立。做乖乖女的年代,覺得天大的問題,哪怕是最痛苦的失戀,因為父母在身邊,都可以熬過去。在國外上學最難過的是寂寞。曾經一個人在狹小的公寓裡扯著嗓子唱了一下午的歌兒。沒有伴奏,沒有卡拉OK,就是一首一首地乾唱下去。拼論文的時候,在每一個電腦存檔上都寫上一段勵志的話,其中一段我至今記得:“人的一生總是有那麼幾段時間是特別無助的時刻,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忍著熬過去”。

  回國了,仍然是在遠離家鄉的城市工作。但是,故鄉是觸手可得的。有時候,週五心血來潮買個機票就可以回家給父母一個驚喜。

  直到有一年,父親忽然看上了一個海邊小城,然後毅然決然地把家鄉的房子賣掉,大遷移到了那個城市。於是,從那時起,父母是父母,故鄉是故鄉。我和故鄉慢慢失去了聯絡,我徹底離開了故鄉。

  而我,在巨大的城市東奔西突地闖蕩,從一個靦腆木訥的文靜女子變成了一個滔滔不絕的憤怒青年。然後,結婚,然後又走了。走得更遠了。這一次,竟然有十幾年沒有再回去過故鄉。

  故鄉離我越來越遠。遠到當有人問我你來自哪裡時,我慢慢開始躊躇。走南闖北的人生,每隔幾年就會換個城市甚至換個國家,我開始不知道自己屬於哪裡。

  然後,暫時落腳在一個南轅北轍的地方生活。曾經嚮往的遠方生活,就像一個毫無瓜葛的背景板。越來越多的時候,在夢裡醒來,或哭或笑,都是因為故鄉這兩個字。

  故鄉慢慢變成了瑣碎和溫暖的記憶。

  而年逾八旬也已經離鄉十載的父母,現在的執念就是再搬回故鄉去,卻已經是難以實現的夢了。

  幼子剛剛開始去幼兒園上學。有時候半夜哭著醒來,大聲喊著媽媽gohome,媽媽go home。他也將跟著父母到處遊蕩。我最擔心的是,他長大的時候,會連我都不如,因為他也許壓根兒就想不清楚,到底哪裡才算是故鄉。

  睡吧,睡吧,you are at home now。對兒子說,也對自己說吧。

  回不去的故鄉作文 篇18

  是夜。雪下得極大,披在我的身上。我呆呆地站在那兒。身上,黑色的樹皮與白色的傷痕交錯著。黑與白,豈不是最接近枯萎的顏色!我也將枯萎!

  小時,我也曾是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我翠綠的葉,在風中搖曳,曾有多少天真可愛的孩子,爬到我身上,就著晨露吃榆錢兒,邊告訴我各種好玩的事,甚至新學了一兩篇課文,都會臥在杈上,悠悠然地讀給我聽……陽光明媚,我的葉兒,顫著,搖曳著,奏著一曲曲樂曲。這樣的日子過了十年,我也長大了許多。

  有一天,這個地方的‘縣委書記’下鄉視察,看到我枝繁葉茂的模樣,便輕聲對旁邊說了些什麼。我遠遠地看到微笑地看著我,想是在誇我,我也笑著看他,不曾想,等待我的竟是斧子與鋸子。他們將我的根鋸下來,裝上卡車,運到市裡去了,我被移植到一個公園裡,在那兒,我水土不服,終於病倒了。他們不明原因,無論如何,我的病還沒好,葉兒全黃了,榆錢兒也落了。

  他們認為,給我治病是白費工夫。於是,有一天,隨著蕩著殺氣的鋸子聲,我倒下了,只留一個樹墩。樹墩上的紋路,條條閃著憤怒的光。

  我呆呆地站在雪中,淚水滑落,在一個雪夜。我知道了,回不去的,是故鄉。

  回不去的故鄉作文 篇19

  眼前站著一個身著軍裝的小夥,二十來歲瘦削的臉上蒙著一層炮火的灰,但也掩蓋不了眼睛裡透露的單純,如初次相見時的乾淨。手臂上包紮著一層薄紗布,傷口還沒有完全癒合。他還是水生,只是褪去了青澀,多了一份軍人的風骨。

  宏兒其實已不太認得出水生了,畢竟也有二十多個年頭未見了,但也許是默契,他們認出了彼此。“宏兒!”在研究作戰地圖的水生一抬頭便認出了宏兒。宏兒從事文字工作,如今解放的曙光越發迫近,他作為代表來探訪前線的軍人。宏兒也立即認出了水生。他們不約而同地抱住了彼此的胳博,又用力地握了幾下,親切得如從未分開過一樣。

  “宏兒哥,真沒想到,在這兒見到你!”水生快活得咧開了嘴,彷彿再也合不上。“閏叔還好嗎?”宏兒眼前又浮現出一張佈滿了皺紋的蒼老的臉和樸實的徵笑。“父親幾年前就去世了,葬在世世代代生活的海邊,他死後,我就出來當了兵,我的兄弟姐妹還在種地,但生活也好些了,只是。……。苦了父親這一生操勞………”他的眼神裡有幾分憂愁,憂了一會兒。

  “老爺呢?”

  父親好幾年沒工作了,在家寫些文章。日子湊合。”“另別叫老爺了,這麼多年的交情,怪生分的。”

  水生笑了,他不是當年卑微的閏土了。

  宏兒手中的筆上有一束很別緻的羽毛,那曾是自己送給他最珍貴的禮物。他不由激動了起來,聊起了曾經玩耍的時光,儘管很短。

  無論曾經還是過去,宏兒總是那樣大方,給人一種溫暖,讓水生不自覺的放下戒心和那些世俗的界限。他曾幻想過無數次再次見面時的情景,甚至會以為他們可能會擦肩而過卻無法相認,卻沒想到時隔多年他們的友誼任然如此。

  回不去的故鄉作文 篇20

  想起故鄉,如將漂浮的茶葉輕輕吹開,熱氣撲騰而來溼了眼眶;想起故鄉,好似小斟被時光發酵的往事,甘醇且留有餘味;想起故鄉,是誰在暗處操縱記憶的列車穿過時光的隧道順著那長長、長長的鐵軌……回到那片土地。

  故鄉在重慶,一個平凡的小鎮上,沒有大城市的喧鬧繁華,她是位安祥的老婦人,靜守著,這一顰一蹙都那麼從容。

  我愛故鄉的那條鐵軌。在屋裡做作業,時而能聽到陣陣轟鳴聲。黃昏時分,隨著外婆、外公、爸爸、媽媽,我便欣喜撲向那條條縱橫交錯的“玩具”,沒有什麼能比得上在鐵軌上行走了。黃昏把餘暉化作粉未,塗沫在每個人的面龐,塗沫在遠處的屋場,鐵軌閃著光,一亮一亮的。調皮的我張開雙臂,毫無顧忌地向前走,火車來時,便機靈地跳下來,躲到外公懷裡去,外公時常是一臉驚恐後眉頭又舒展開來。這份家庭間的溫馨,鐵軌是最好的目擊證人。

  我愛故鄉排排蒼桑的榕樹。榕樹栽在鐵軌邊的站臺,個個都是捻著鬍鬚,面目慈祥的老人。那粗壯的枝幹,幾個人都抱不住,我最喜歡的是它半吊在空中的“鬍子”。密密麻麻地垂吊下來,給它們帶來一絲仙風鶴骨的神氣。春天時,杜鵑花開在一側,紅得鬥豔,又增添了幾分生機,而老榕樹始終如一,似在這站臺上等著什麼,它在期盼著久未歸的親人麼?我不禁想,遠方的外公外婆,你們也是如此這般盼望著我回來麼?

  我愛家鄉的酒家。郵亭以鯽魚出名,好吃得是沒話說,雖說裝潢沒都市酒店精緻,但一家人團聚著和氣地吃頓飯,那氣氛是無論如何在別處體會不到的,重慶人豪放,不拘小節的性格在飯桌上展現得淋漓盡致。划著拳,罰酒喝,籲寒問暖,各種聲音接連不斷,火熱的火鍋入肚,暖了胃更暖了心,眾人臉上映紅了,都洋溢著滿足的笑,我被一種溫暖的氣氛包圍著,沉溺不可自拔。

  走在長沙街道,聽到的是嗽叭陣陣,看到的是香樟梧桐,品到的是湘菜,便時不時撥動心底的那根弦,想到久未回去的那片土地。火車鳴笛,留下了我的兒時,把我帶離故鄉,讓我在他鄉生長。今日飛機展翅,載著我回到故鄉。仍是不能忘懷那長長、長長的鐵軌,一頭連著我,一頭連著她,一頭承載著未來,一頭連線著過去。

  “轟隆轟隆……”可否又開始一場新的旅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