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章取義成語解釋

斷章取義成語解釋

  成語解釋:

  原指引用《詩經》中某一篇章的詩句;借用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並不是所引詩篇的原意。後泛指引用別人的詩文或談話;只根據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擷取片斷或部分;而不顧全文和原意。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餘取所求焉。”

  成語繁體:斷章取義

  成語簡拼:DZQY

  成語注音:ㄉㄨˋ ㄓㄤ ㄑㄨˇ 一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斷章取義連動式;作賓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連動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辨形:義,不能寫作“意”。

  近義詞:望文生義、穿鑿附會

  反義詞:實事求是

  成語例子:宋人攻擊王介甫,說他將明妃寫成一個不忠君不愛國的'人,其實是斷章取義,故入人罪。(朱自清《清華的一日》)

  英語翻譯:quote a remark out of its context

  日語翻譯:文章の中から自分に都合(つごう)のよいとろだけを抜き取る

  俄語翻譯:манилулировать цитáтами

  其他翻譯:<德>aus dem Kontext reiβen<法>interpréter le texte d'après des citations tronquées

  成語謎語摘錄

  成語故事:

  春秋後期,崔杼和慶封殺死齊莊公,擁立齊景公杵舀。莊公的衛士盧薄癸和王何外逃他國。盧的弟弟盧薄弊悄悄取得慶封的信任,用計除掉崔杼一家,並把自己的妻子進獻給慶封,他找回盧薄癸及王何,成功殺死慶封一家為莊公報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