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鮑之交的成語故事及解釋

管鮑之交的成語故事及解釋

  成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成語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成語拼音]guǎn bào zhī jiāo

  [成語解釋]春秋時,齊人管仲和鮑叔牙相知最深。後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典故出處]《列子·力命》:“生我者也,知我者鮑叔也。”

  成語故事

  從前,齊國有一對很要好的朋友,一個叫管仲,另外一個叫鮑叔牙。年輕的時候,管仲家裡很窮,又要奉養母親,鮑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資做生意。做生意的時候,因為管仲沒有錢,所以本錢幾乎都是鮑叔牙拿出來投資的,可是,當賺了錢以後,管仲卻拿的比鮑叔牙還多,鮑叔牙的僕人看了就說:“這個管仲真奇怪,本錢拿的比我們主人少,分錢的時候卻拿的比我們主人還多!”鮑叔牙卻對僕人說:“不可以這麼說!管仲家裡窮又要奉養母親,多拿一點沒有關係的。”有一次,管仲和鮑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進攻的`時候,管仲都躲在最後面,大家就罵管仲說:“管仲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鮑叔牙馬上替管仲說話:“你們誤會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著他的命去照顧老母親呀!”管仲聽到之後說:“生我的是父母,瞭解我的人可是鮑叔牙呀!”後來,齊國的國王死掉了,大王子諸當上了國王,諸每天吃喝玩樂不做事,鮑叔牙預感齊國一定會發生內亂,就帶著小王子小白逃到莒國,管仲則帶著小王子糾逃到魯國。

  不久之後,大王子諸被人殺死,齊國真的發生了內亂,管仲想殺掉小白,讓糾能順利當上國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時候,把箭射偏了,小白沒死,後來,鮑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糾還早回到齊國,小白就當上了齊國的國王。小白當上國王以後,決定封鮑叔牙為宰相,鮑叔牙卻對小白說:“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強,應該請他來當宰相才對呀!”小白一聽:“管仲要殺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請他來當宰相!”鮑叔牙卻說:“這不能怪他,他是為了幫他的主人糾才這麼做的呀!”小白聽了鮑叔牙的話,請管仲回來當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幫小白把齊國治理的非常好呢!

  後來,大家在稱讚朋友之間有很好的友誼時,就會說他們是“管鮑之交”。

  成語寓意

  常言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人的一生可能會有很多朋友,但是真正的知己卻可遇不可求。而管仲和鮑叔牙就堪稱知己。管鮑之交的故事被傳為千古佳話。特別是管仲當年說的那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如雷貫耳,發人深思而又催人奮進,也帶給人們恆久的啟示。無論別人如何評論管仲,鮑叔牙都不為之所動,依然一如既往地給予其包容、諒解與協助。可以說,他們二人既能同甘,更能共苦,是對友情的最好詮釋。他們之間的友誼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也經得起空間的考驗,更經得起名利的考驗。

  “管鮑之交”這個典故告訴人們:管鮑之間的深情厚誼不是憑空練就的,而是建立在兩人長期的相互瞭解、相互信任、相互坦誠和相互諒解的基礎之上的。正是由於鮑叔牙的無私大度以及彼此的信任、相知、理解、感恩以及默默的付出,才澆灌出了一朵最馨香而持久的友誼之花,並造就了一段令人津津樂道的千古美談。美好的友情令人嚮往,管鮑之交卻告訴人們:朋友需要選擇,更需要惺惺相惜。友誼之花需要細心呵護,用心澆灌。友誼是以誠相待、肝膽相照,更是相互包容、榮辱與共,是得意時的相互鼓勵與歡欣,更是失意時的不離不棄。“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這句話,既包含著管仲對鮑叔牙的感激之情,亦洋溢著對真摯友情的禮讚。[3]

  成語運用

  1.成文用法

  “管鮑之交”比喻相知甚深、交誼深厚的朋友關係。這則成語在句子中可作賓語,也可作主語,多跟“成”“成為”“結(成)”搭配,含褒義。也說“管鮑之誼”。

  2.運用示例

  宋·劉克莊《謝仁府啟》:“己處奉夔之任,未忘管鮑之交。”

  明·陳汝元《金蓮記·詩案》:“前與蘇子瞻山河日誓,本為管鮑之交,名位相傾,頓起孫龐之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