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爾反爾的成語解釋

出爾反爾的成語解釋

  【漢字書寫】:出爾反爾

  【漢語注音】:chū ěr fǎn ěr

  【成語出處】:戰國.孟軻《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成語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用於責備言而無信的人,重在表示前後自相矛盾。

  【出爾反爾的意思】:爾:你;原指你怎樣對待人家,人家就怎樣對待你,現在多用來指自已說了或做了以後又反悔;比喻言論或行為前後不一致,前後矛盾,反覆無常。

  【出爾反爾的近義詞】:言而無信、朝令夕改、反覆無常、自食其言;

  【出爾反爾的反義詞】:言而有信、言行一致、說一不二、一言為定、一諾千金;

  【出爾反爾的故事】

  戰國時期,魯國與鄒國交戰,鄒國死傷很多將士,最終敗得狼狽不堪。鄒穆公氣得怒髮衝冠,他問孟子:“我的將士在這次戰爭中死了很多,可是卻沒有一個老百姓去為他們報仇拼命的,眼睜睜地看著將領被殺卻沒有一絲營救的意思。我真想殺了他們,可是人太多,殺也殺不完啊;可要是不殺吧,又真是讓人很氣憤,你說我怎麼樣才能發瀉這口氣呢?”孟子實事求是地回答他說:“大王,你如何對待別人,別人也會如何對待你。記得有一年鬧了一場很嚴重的災荒,很多年老體弱的百姓被餓死在荒野山溝之中,而青壯年外出逃荒的也有數千人之多,可是當時大王的.糧倉儲備庫還是滿滿的,國庫也非常充足、但管錢糧的官員們卻沆瀣一氣不把這麼嚴重的災情向您報告。像他們這樣高高在上,根本不管老百姓的疾苦,而且還要去殘害百姓,現在老百姓們有了一個報復的機會,他們當然要用同樣的手段來對付那些惡貫滿盈的長官,肯定不會在戰場上面救他們的。孟子接著說:“孔子的弟子曾經說過,‘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所以,大王您根本不需要去責怪老百姓們,不要去懲罰他們。您只有實行仁政,愛護自己的百姓,百姓自然會愛護他們的長官,並且願意為您獻出寶貴生命。”

  【出爾反爾例句】

  清.劉鶚《老殘遊記》第十九回:“宮保説:‘前日捧讀大札,不料玉守殘酷如此,實是兄弟之罪,將來總當設法。但目下不敢出爾反爾,似非對君父之道。’”

  清.洪楝園《後南柯.立約》:“凡貴國所以待敝國的苛例,一一施之於貴國,此之謂出爾反爾。”

  清.王韜《淞隱漫錄.陸碧珊》:“且今日既作孫家婦,後日又為陸郎妻,出爾反爾,一誤再誤,人其謂我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九回:“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們不能做出爾反爾的事。”

  【出爾反爾造句】

  克里姆林宮真的會對俄羅斯這項舉足輕重的重大國外投資出爾反爾麼?

  雙方之間是唇亡齒寒的關係,你又不是小孩子怎麼能夠這樣隨隨便便的就出爾反爾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