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幾種有效方法

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幾種有效方法

  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幾種方法

  小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是小學語文教師感到十分棘手頭痛的課題。也是小學生最不願意完成的功課。傳統的語文教學往往是從小學中年級開始進入作文教學。其實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就開始重視作文教學了。從學說完整通順的一句話到書寫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門的開端。然而小學生的語文功底差。觀察能力低。更沒有組織和駕馭語言能力,作文時經常是下筆無話可寫。或者是茶壺煮餃子——有話吐不出。即使是東湊西拼勉強完成一篇習作。也是內容空洞。條理分不清,或者是詞不表意。馬頭牛嘴對不上。讓教師無法修改,苦不堪言。那麼,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

  一、作文與生活相結合

  “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語),這就告訴我們在指導學生進行寫作時,“思維”十分重要,大量地背範文、套模式,期望透過模仿提高寫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這是因為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略了思維訓練,沒有開拓思路。只有在“思維”中獲取靈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湧、下筆有神、筆奕生輝。例如,教師要帶領我們的小學生走入廣闊的生活,以拓展思維領域法國雕塑家羅丹語曾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一些學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樣,寫不出新意來,就是因為缺少細緻的觀察、發現,觀察本身就是一種“沉默”的思維。由於生活面比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門就進校門,缺少社會實踐,視野不開闊,活動領域不寬廣,導致對周圍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據目前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地帶領學生走入生活,不僅是讓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廣泛接觸社會,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學會觀察社會、觀察生活、認識事物的方法。事實證明,往往是參加了社會生活實踐活動後,寫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顯生動、有形。以就是說,教師要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維的起點。

  二、閱讀訓練與作文教學相結合

  閱讀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閱讀能力是指學生積極涉獵書海,不斷接受文化薰陶,主動培養審美情趣,為作文大量儲備知識的能力。一個學生缺乏閱讀能力或者說這種能力低下,知識心理就發育不全,很難激發作文興趣。大文學家杜甫曾深有地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一個人如果生活欠缺,書本知識貧乏,寫作時必然腹空筆澀。茅盾先生曾說:“一個作家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領會其構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處,並且每讀一遍會有新的心得,這就意味著他的欣賞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賞力的步步提高反過來會提高表現能力。”(《漫談文藝創作》)。實踐告訴我們,大量閱讀古今中外文學名著,閱讀其他相關書籍。既可以繼續擴大學生的生活視野,擴寬知識面,又可以引發學生的寫作慾望,提高鑑賞能力,還可以逐步豐富他們的語言、詞彙、寫作素材,領會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寫作規律。“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是一項時間長,見效相對緩慢的工作,需要師生雙方的長期共同合作,積極參與。教師要有耐心和毅力來培養我們的學生。在作文教學中,我們還應認真運用好每篇課文的寫作方法,指導學生學會仿寫,從而幫助學生開啟寫作思路。當然,在對學生進行範文指導的過程中,我們應教育學生避免機械地照搬照抄。仿寫是指仿其文(仿範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範文佈局、格式、結構、寫作思路),仿其法(仿範文觀察方法、思路方法)。學生經過反覆多次的仿寫練習,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後,就要鼓勵他們採取不同的表現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題材,發展求異思維。如從不同的角度去選材表現同一中心的題材內容安排可“先分後總”或“先總後分”,還可按“順序”、“插敘”、“倒敘”去進行一題多練。先扶後放,從仿到創,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三、注重平時積累

  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閱讀一樣需要積累,比如好詞、句、精彩片段等。1.根據課文內容來積累,重視文字”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就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比如:在教完《頤和園》這課後,就讓學生以後寫熟悉的景物作鋪墊。2.透過寫來積累,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由於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昕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總之,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無拘無柬地表達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比如:每組織學生看完一場電影,搞完一次大掃除,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

  四、走進生活,觀察實踐

  過去,一上作文課,有的學生就發愁沒的可寫,這是學生不善於觀察周圍的事物,沒有積累寫作素材造成的。生活是創作的源泉,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生活,留心觀察,親身實踐,才能為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寫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實感。如引導學生觀察自然界的風霜雨雪,生活中的偶發事件,重大節日的慶祝活動,生活環境的改善等;讓學生動手進行小實驗、小製作、家務勞動等;讓學生深入實際調查,如環保調查,節日禮品的調查,零花錢的使用調查,餐桌食品的調查等,這些都是學 生絕好的寫作素材。教師的引導使學生豁然開朗,深深感到是生活賦予他們創作的激情和靈感,生活是永遠寫不完的詩,作不完的畫。這時學生的作品便會豐富多采,各具特色。例如,我讓學生進行環保調查,全班學生選材達幾十種之多,如亂砍亂伐、水資源浪費、大氣汙染、亂貼小廣告、生活垃圾、動物保護等,而且寫得 內容詳實,既分析了現狀,又提出了很好的建議。這就是教師引導學生走進生活、觀察實踐的結果。

  綜上所述,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要不斷交換地綜合使用,可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