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作文寫作的修辭方法

語文作文寫作的修辭方法

  修辭本義就是修飾言論,也就是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利用多種語言手段以收到儘可能好的表達效果的一種語言活動。小編收集了語文寫作的修辭方法,歡迎閱讀。
 

  什麼叫修辭呢?

  所謂修辭,就是對言論的修飾,我們的說話及行文所用的語言表達了我們思想,修辭,就是對這種語言的包裝,目的是讓我們的語言更生動,所表達的效果更好。

  簡單的理解“修辭”我們以如下語言做表述——修辭,狹義上就指語文字修辭;廣義上包括文章的謀篇佈局,遣詞造句的全過程,同時也包含語文字修辭。

  詩詞乃文之精粹,其對語言的修飾要求、對詩文的謀篇佈局的要求、以及對遣詞造句的藝術要求,都是最高的。所用,“修辭”對與往往們創作以及欣賞詩詞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嚴重點說,沒有修辭,就沒有詩的存在。因此,我們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並加以修煉。

  修辭的概念不多做闡述了,我們今天就近體詩對修辭的要求及方法,做一大致介紹,拋磚引玉,主要和大家相互切磋,共同學習。

  我先對一些修辭手法(也叫“修辭格”)做一簡單介紹,已知修辭手法大致有如下幾種:

  比喻{其中又分為:

  1明喻、 2喑喻、 3借喻、 4博喻(復喻)、

  5倒喻(逆喻)、 6反喻、 7互喻(回喻)、

  8較喻(強喻)、 9譬喻、 10飾喻、 11引喻};

  白描,比擬(比體),

  避復,變用,層遞,襯墊(襯跌) ,

  襯托(反襯、陪襯),

  倒文,倒裝,迭音,疊字復疊,頂真(頂針、聯珠),

  對比,對仗(對偶、隊仗、排偶),

  翻新,反覆,反問,反語,仿詞,仿化,飛白,分承(並提、合敘、合說);

  復迭錯綜,複合偏義,共用,合說,呼告,互體,互文,換算,迴環,迴文,降用,借代,設問,歧謬,排比,拈連,

  摹繪{又分為:1摹形,2摹聲,3摹色},列錦,連及,誇張,警策,示現,雙關,重言,重疊,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須真(聯珠),諧音,歇後,象徵,鑲嵌,析字,

  委婉{又分為:1迂迴語、2謙敬語、3避諱語],婉曲,通感(移覺、移就),跳脫,轉文。

  看著眼花繚亂吧?呵呵太多的。

  其實,我們日常行文常用的只有這幾個:

  比喻、比擬、借代、拈連、誇張、雙關、映襯、移就、對偶、排比、錯綜、仿詞。

  還嫌多嗎?那麼,我們就只關注如下這幾個吧,這些與近體詩關係比較密切:

  1,比喻、2,映襯、3,示現、4,聯綿、5,轉品、6,雙關、7借代

  其實,在近體詩中,關於音韻、對偶以及用典佔有很大的比例。在造句方面,我們常用到的是關於“倒裝、設問、呼應”(有關造句常識,我們另行開課講座)。我們這裡僅對上面幾個與近體詩寫作關係比較大的進行分析,其餘的關聯不多的,在此忽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找資料深入研究。

  (一)比喻——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它是用某一具體的、淺顯、熟悉的事物或情境來說明另一種抽象的、深奧、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種修辭方法。簡單的說,就是用已知的材料去說明未知的事物。比喻有個前條件,那就是比喻者與被比喻者必須有共同點,但其本質又是不同的。這樣形成的比較才是比較好的。

  舉例如下:

  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把交情的濃淡,與酒水相比較,很形象。重在濃淡的意味上,而交情和酒水,又是不同性質的事物。

  2,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秦觀)

  飛花之輕盈,比如夢境之虛幻。絲雨之連綿,比如愁緒之不斷。比喻之句,可見一斑。還有些例子大家自己參詳:

  3,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

  4,年來愁與春潮滿,不信湖名尚莫愁。(王漁洋)

  5,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孔雀東南飛)

  6,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篇)

  關於比喻的運用,我們在寫作也要有創新。你的比喻是別人沒有過的,既形象生動,又新意有趣,那就是佳的。如果前人用過的,你卻一再的使用,味同嚼醋,終屬無趣。比方說,有個人把漂亮的女人形容成花,花一樣的女人。很新穎,再來一個人,還是說女人象花,大家就覺得他的話沒意思了,不予理睬。那第三個人再去說這女人象花,我們只好去給他一頓老拳了,太沒新意了,太可惡了。

  (二)映襯——用相反的兩種事物互相引用,做出強烈的對比,目的是加深讀者的印象,這叫映襯。

  舉例如下:

  1,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紅妝照汗青。(吳偉業)

  “白骨”和“紅妝”對比夠鮮明吧?一紅一白,反差強烈,在色彩上,在蘊意上,也是截然相反的。同樣在這句,“灰土”和“汗青”也形成了映襯的關係。在這句裡還應注意到,上下句的關係是映襯的,而上句“白骨”和“灰土”卻是協調的,下句“紅妝”和“汗青”也是協調的。我們寫詩時,切切要注意意象的協調關係。同時,“白骨”和“紅妝”本也是一類事物,有其共同點,那就是人,只是相反的兩個形象。

  2,記取僧樓聽雪夜,萬山如墨一燈紅。

  同上一例一樣,我們注意到這句,也是在顏色上做一比較---黑(夜)和紅。曾有詩評如是說:“末句以數字及顏色作對襯,意境之美,令人神往”。我們可以多做借鑑哦。

  3,勸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這裡,不是上下句的映襯了,而是一句之中的反差對比。“一”和“萬”在數量上的巨大反差,功成和枯骨的反差。強烈的反差,當使人印象深刻。

  4,百里驪山一炬焦,劫灰何處認前朝。詩書焚後今猶在,到底阿房不耐燒。

  這裡用什麼來映襯的呢?我們會注意到“詩書”很易燃燒,但傳經千古而猶在。而“阿房宮”很堅固吧?卻灰飛煙滅了無蹤跡。這就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種對比,也闡述了一種道理,仁義和*,哪個更堅固!

  5,事去千年猶恨速,愁來一日即知長。

  “千年”和“一日”對比明顯,“速”和“長”又起到的是這種對比的深化作用。

  (三)示現——就是帶領讀者走進你想象的那種空間。

  這種將過去或者未來或者無法親自到現場看到的事物,用繪畫一般的構圖手法,用文字的描述,來呈現在讀者面前,這種手法,甚至可以穿越時空,走進夢境,把不可能變為可能。這就是所謂的“示現”。象杜牧的《阿房宮賦》,莊子的《逍遙遊》、《齊物論》等,都是透過這一手法所完成的。甚至我們看到的《西遊記》也是這樣性質的哦。這種手法,在文學與藝術之創作上,佔有極重要之地位。善於使用,當成就精彩神來之筆。詩貴想象,那就把你的想象展現出來,示現哦!示現,是詩詞創作的重要手段。

  先看李白的一首詩:

  風動荷花水殿香,姑蘇臺上見吳王。

  西施醉舞嬌無力,笑倚東窗白玉床。

  憑想象,把過去的事情寫出來,這叫“追述”的示現。李白寫啥呢?寫西施呢,比他可早N多年了。他看不到,但他可以享受想象的快樂。那就追述一番吧。

  看完老李再看小李的一首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和上一首想法,不去追述過去的時光,而是想象未來的情景。這叫“預言”的示

  我們再看一下王維的詩: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偏插茱萸少一人。

  很遠的地方我們也看不到,但是我們可以想象啊,把遠處的給想象過來,這叫“懸想”的示現。前面兩個是時間尺度上的想象拉伸,這個卻是在空間尺度上的拉伸。我們的想象力,是可以穿越時空的,就是這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