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位素餐此成語有什麼來歷

尸位素餐此成語有什麼來歷

  尸位素餐成語資料: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一個比較複雜的成語:“尸位素餐”,其讀音是[shī wèi sù cān] 。尸位素餐成語是什麼意思呢?有何出處呢?

  這個成語出自《漢書·朱雲傳》:“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這句話這麼看很好理解,就是說那個時代的朝廷大臣們,對上不能匡扶君主,對下不能對人民有益,全都是尸位素餐。

  但是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又為什麼是這個意思呢?我們再來看點詳細的東西。

  實際上,“尸位”和“素餐”來源於兩個不同的地方。

  “尸位”來源於《尚書·夏書·五子之歌》中的“太康尸位”。這裡的“屍”並不是我們現在以為的遺體的意思。在古代祭祀的時候,大概是因為當時的製作工藝實在不怎麼樣,需要有一個人代表神或者祖先,坐在某個位子上接受祭拜,但是這人不需要做任何動作,這個人就是“屍”,實際上就好像我們現在的神像一樣。這部作品講的是太康作為一個君主,光是佔著這個位置但是什麼工作都不做,光顧著享樂最後被滅國的故事。

  “素餐”來源於《詩經·魏風·伐檀》中的“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也許你看了這個詞會覺得它是素食的意思,但是東漢經學家趙歧給《孟子》做的註疏裡面提到“無功而食謂之素餐”,也就是什麼都不用做就有飯吃。這首詩說的就是那些伐木的勞動者一邊辛苦地伐木,一邊埋怨那些貴族不勞而獲的`故事。

  這兩個詞都來產生在戰國時代,第一次出現就是在東漢時期的《漢書》裡面,所以說我們中國的文化確實是一脈相承的。

  “尸位素餐”指的就是某些人空佔著職位,白吃飯不做事。

  成語造句

  有些行政機關單位的工作人員,尸位素餐,不要說為人民服務,就連最基本的職業道德都沒有。

  用 法:作謂語、定語、賓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