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天徙日的成語解釋

移天徙日的成語解釋

  發音:yí tiān xǐ rì

  簡拼:ytxr

  型別:貶義成語

  結構:聯合式成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篡權

  出處:《北史 廣陽王深傳》:“往者元叉執政,移天徙日。”

  解釋:比喻盜弄政權。同“移天易日”。

  示例:往者元叉執權,移天徙日,而徽託附,無翼而飛。

  自從定都伊水洛水,邊境的委任更輕微,僅有底層平庸的人,出外做鎮將,互相模仿效法,專門聚斂。有的是各地奸猾的官吏,犯罪後發配邊境,為他們指點途徑,哄弄官府,政事以賄賂而成,不能自行改正。都說奸猾的`官吏這樣做,無不咬牙切齒地憎恨憤怒。

  等到阿那瓖背棄恩德,放縱擄掠盜竊逃奔,命令軍隊追趕,十五萬人越過沙漠,不久就返回。邊境的人見到這種援兵,就在心中輕視十原。尚書令臣李崇當時就申報,請求改鎮為州,將要如其所願,也是先有察覺.朝廷沒許可。而高闕的戍守頭領統領下屬失去和睦,拔陵殺了他,竟敢違抗命令,攻打城池掠取土地,見到的一定誅殺。朝廷的軍隊屢次失敗,賊寇益強盛。此段時間的舉措,是指望消滅平定他們。然而崔暹全軍覆沒,臣李崇和我徘徊於道路。現在一起返回停駐雲中,聽命令列事,不便向西邁進,將領士兵的心情,無不離散。今日所憂慮的,不光是西北,恐怕各鎮不久也將如此,天下的事,哪裹容易估量

  當時不採納他的計策。東西部敕勒叛變後,朝廷再思考五遝的話,派遣兼黃門侍郎靈j紜為大使,要恢復鎮為州,來順從人們的意願。遇到六鎮全部反叛,不能施行。亙遝後來上奏疏說;“現在六鎮都反叛,二部直婁,也附和兇惡的黨羽,用疲勞的兵士討伐他們,不一定製服敵人。請求挑選兵士,有的留守在恆州險要的地方,再為今後打算。”

  等到李崇受徵召返回,元深獨掌軍權。拔陵躲避蠕蠕,向南轉移渡黃河。在這以前,別部將領李叔仁因拔陵逼近,請求迎接增援,元深趕赴前去,前後投降歸附的有二十萬人。元深和行臺元纂上奏疏請求在恆州北另外設立郡縣,安置投降的人戶,依實際情況賑濟賞賜,平息他們作亂的心思。不被採納,詔令派遣黃門郎楊昱將那些人分散到冀、定、瀛就地謀食。元深對元纂說:“這些人又成為乞活了,禍亂將由此而發生。”不久鮮于脩禮在定州反叛,杜洛周在幽州反叛,其餘投降的人戶,還在恆州,就要推舉元深為首領。元深於是上奏疏請求回到京城,命令左衛將軍楊津代替元深為都督,任命元深為侍中、右衛將軍、定州刺史。這時中山太守趙叔隆、別駕崔融討伐賊寇失敗,朝廷使者劉審審察他,沒有結束,遇到賊寇逼近中山,元深於是命令主瞪防守邊境。星壁乘驛馬回到京城,說亙遝擅自加以放縱。城陽王元徽和元深有嫌隙,利用這個時機誣陷元深,於是徵召元深為吏部尚書,兼任中領軍。等到元深回到都城,肅宗不想使五邀、五遝互相怨恨,下令利用宴會使二人和解。元徽忌恨不止。

  往者元叉執權,移天徙日,而徽託附,無翼而飛。今大明反政,任寄唯重,以 徽褊心,銜臣切骨。臣以疏滯,遠離京輦,被其構阻,無所不為。然臣昔不在其後, 自此以來,翻成陵谷。徽遂一歲八遷,位居宰相;臣乃積年淹滯,有功不錄。自徽執政以來,非但抑臣而已,北征之勳,皆被擁塞。將士告捷,終無片賞, 雖為表請,多不蒙遂。前留元標據於盛樂,後被重圍,析骸易子,倒懸一隅,嬰城 二載。賊散之後,依階乞官,徽乃盤退,不允所請。而徐州下邳戍主賈勳,法僧叛 後,暫被圍逼,固守之勳,比之未重,乃立得州,即授開國。天下之事,其流一也, 功同賞異,不平謂何?又驃騎李崇,北征之日,啟募八州之人,聽用關西之格。及 臣在後,依此科賞,復言北道徵者不得同於關西。定襄陵廟之至重,平城守國之要 鎮,若計此而論,功亦何負於秦楚?但以嫉臣之故,便慾望風排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