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西夏王陵優秀作文

遊西夏王陵優秀作文

  【篇一:遊西夏王陵】

  很多人認為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奇觀,其實中國的西夏王陵也有“東方金字塔”的美譽。暑假裡,我就去領略了它的風采。

  西夏王陵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西面約35公里的賀蘭山腳下,是西夏王元昊和他的祖父、父親以及後代的陵墓。

  我們首先參觀了博物館。一進門就看見了幾個人形方石墩,導遊告訴我們西夏國的碑座都是這樣的,而不是像我們常見的用?做碑座。博物館裡的文物大多殘缺不全,說明這裡幾百年來遭到的破壞很嚴重。

  西夏國的文字很奇特:遠看都是漢字,近看一字不識。因為西夏文太複雜、太難寫了,所以沒能流傳到現在。

  陵區裡分佈著大大小小九個陵墓,3號泰陵就是元昊的陵墓,是整個陵區裡規模最大的。但是由於在西夏國被蒙古消滅的時候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原來地面上的建築物全部被毀,只留下殘垣斷壁記錄著曾經有過的雄偉和輝煌,守衛著那像金字塔一樣高高的陵丘,孤零零地矗立在荒涼的原野上,像是在向人們訴說著什麼……

  神秘的西夏王陵、神秘的西夏文,在我心中留下了很多很多的謎團……

  【篇二:神秘的西夏文化——西夏王陵之行】

  在銀川市西郊約35公里的賀蘭山東麓中段有一座座的皇家陵寢,那一日,我們去探尋一段歷史的迷,——西夏王朝的秘密。

  西夏王陵可能是西夏文化輝煌燦爛的燦爛的唯一見證了。西夏王陵大大小小有九座陵墓,像一個又一個的土堆子。西夏共十代帝王,屬於党項族。那麼為什麼有十代帝王卻只有九個陵墓呢?聽導遊解說,最後一個帝王沒什麼能力,加上瘟疫和地震,本來西夏國人口就在漸漸地減少了,這麼一來,走的人更多了。沒有了老百姓的護擁,國王也沒了信心。蒙古族又給西夏國雪上加霜,連年攻打西夏國。而成吉思汗臥病在床時還立下遺囑,要後代把所有西夏國人趕盡殺絕。他們是十分殘忍的,也就沒有給最後的帝王留下陵墓。他們毀掉了整個民族——党項族,所以,在我們現在的56個民族中就沒有党項族的身影了。

  在西夏王陵中出土的文物是非常多的`。最有特色的是一個碑,下面趴著一個長相醜陋、面目兇狠的人。為什麼要把這個碑放在這麼一個惡魔一樣的人身上呢?原來,在當時人們認為這樣可以辟邪,使壞人害怕不敢靠近。

  已是黃昏時分,我疲憊地離開時,又回望王陵,夕陽西下,那巨大的塔形建築只留下了一抹孤獨而蒼涼的背影。那裡到底有著一段怎樣的歷史呢?二十四史居然都找不到它的蹤跡……

  【篇三:遊西夏王陵】

  暑假裡的一天,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弟弟一起去了寧夏的西夏王陵。

  我們到了西夏王陵,先坐著電瓶車到了西夏王陵博物館,博物館裡面有兵器、古錢幣、和佛像,有一個兵器叫做鐵劍,可鋒利了。有一種古錢幣很珍貴,講解員說:“一個古錢幣價值三十萬元,”我一聽就驚呆了。接著我們又來到了藝術館,裡面講的是許多關於打仗的故事,有一個兒子手裡拿著一把刀,把他爸爸的鼻子割掉了,導致他爸爸流血過多而死亡,原因是他倆個爭奪皇帝的位置,這是多麼可悲呀!還有些故事是講西夏人殺死許多宋朝計程車兵,還有的故事是講有人在岩石上刻太陽神像。

  最後我們去看有“東方金字塔”之稱西夏王陵,那裡面有好幾座像金字塔一樣的陵墓,但是所有的像金字塔一樣的陵墓都不能進入參觀,在那裡地面上,有好多碎石子,我還撿到了一些有水晶的石頭。

  參觀完了我們就回去了,今天玩得很高興,學到了很多知識,小朋友你們也到西夏王陵來玩吧!

  【篇四:遊西夏王陵】

  談到西夏王陵,就得先說說西夏。西夏是一個牧羊人李元昊所建立的。李元昊少年時就很有志向,時常勸說父親不要對宋朝稱臣。他認為“以所得的俸賜招養蕃族,習練弓矢,小則四行征討,大則侵奪封疆,上下豐盈,於計為得”,但不是長久之計。而父親告訴他說:“吾族二十年衣錦綺,此宋恩也,不可負。”元昊則憤憤地對父親說:“衣皮毛,事畜牧,蕃性所便,英雄之生,當王霸耳,何錦綺為?”今天,我們去的就是李元昊的陵墓,英雄魂歸處,怎能不向往?

  進門之後,我們沒有直接去陵區,而是先去了西夏博物館。景區導遊向我們介紹了兩件國寶級文物——夏漢文字碑和漆金銅牛。夏漢文字碑兩面分別刻有漢文和夏文,是一個清代學者在一個破廟裡發現的。歷史學家就是透過這塊碑翻譯了六千多個西夏文字。可見這塊碑刻的字數之多。而漆金銅牛是西夏王陵的陪葬品。牛重二百千克,長1、28米,寬0、64米,它融入了西夏人民所有藝術的精華。所以成為國寶。

  接下來我們參觀陵區。在博物館裡,我們曾經看到了陵區地形圖,以我個人的角度看,它的建築形式跟天壇幾乎一模一樣。大門和外牆組成了一個面積為兩公頃的外城,左邊有一個月壇,右邊則有一個日壇。左上角與右上角各有一個塔樓。透過外城,就進了內城,內城比外城大一些,約有六公頃。從內城門到帝王廟,有一條長200米的路直通,奇怪的是,墓室並不在通道的正前方,而是在通道偏西的位置,這種建築方法在封建社會很常見,主要是希望已故的帝王能早點去西方極樂世界。

  西夏的歷史曲折。先是唐末、五代時,西夏的祖先党項族興起於西北,建立了李氏政權。宋太宗時,党項首領臣服,但李元昊的爺爺李繼遷卻繼續組織部眾割據,與北宋發生長期戰爭。李元昊父親李德明在位期間,接受宋中央統治,出現和平發展的局面。元昊即位後,公開稱帝,建立西夏國,再度與宋發生戰爭。西夏雖取得很多勝利,但百姓的生產和生活卻受到巨大的影響。1044年,西夏與北宋簽定“慶曆和議”,表面取消帝號。以後,西夏與宋、金時戰時和。西夏後期,統治衰弱,最終被蒙古滅亡。

  在精確的座標圖上,人們還驚奇地發現,九座帝王陵組成一個北斗星圖案,陪葬墓也都是按星象佈局排列!可見西夏當時建築工藝是多麼的厲害!

  東方的金字塔真是瑰麗!

  【篇五:遊西夏王陵】

  你知道嗎?在我國的歷史上,有一個已經消逝的民族—-党項族。他們只給我們留下了一個神秘的陵園,這就是西夏王陵。這個秋天我來到了這裡。

  進入了王陵入口,整個陵像一座山坐落在黃沙中,又似一條巨龍盤踞於此。我彷彿置身於一個沙的世界,漫天黃沙把太陽都遮掩住了,但它似乎給這巍然屹立在大地上的巨人,披上了一層金黃色的袍子。這個巨人昂首挺胸,剛勁有力,傲視碧空,有西夏不可侵犯的威嚴。難怪幾代帝王要把他們的秘密全部託付給了這座陵園。

  走近後,這個陵園更加雄偉了。它好似世界的中心,四面八方的能量彙集在了它的身體之上。這時,我感到我真的十分渺小,與它那健美的身姿相比,我更是微不足道。環繞著這陵墓,我這才發現,其實這個陵是千瘡百孔的。當年忽必烈進軍寧夏,早已把這陵一把火燒光了,可以說,我現在看到的,只是昔日繁榮的斷壁殘垣。但是這個陵的核心部位仍然堅持儲存了下來。

  幾千年啊!有的地方的長城也無法堅持保留下來。摸了摸,碰了碰。這陵竟如鋼鐵一般,好像碰到了武士的盔甲。

  我不忍再看了,不願回憶那陵曾經經歷過的風吹雨打。黃沙依舊漫天飛舞,似乎是在幫助這陵,封住那遠古、淒涼的世界。

  我愛這陵,敬這陵。它有武士的精神,它有帝王的風貌。這樣一座陵園在漫漫黃沙中已有千年之久,它獨自忍受那寂寞和孤獨,我從它身上學到了堅強不屈,永不倒下的精神。在這裡我受益匪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