蘊含哲理的小故事大全

蘊含哲理的小故事大全

  生活中處處是哲理,處處是學問,我們不能忽視那些小故事,它們蘊含很多小哲理,為大家分享了蘊含哲理的小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蘊含哲理的小故事1

  有一天,有位信徒請教禪師:“我是一個已婚之人,現在卻狂熱地愛上了另一個女人,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禪師問:“你能確定你現在愛上的這個女人就是你生命裡最後一個女人嗎?”信徒回答:“是的。”

  禪師說:“現在看你面前香爐裡的三根蠟燭,哪根最亮?”信徒說:“我真的不知道,好像都是一樣的亮。”禪師說:“這三根蠟燭就好比是三個女人,其中一根就是你現在所愛的那個女人。芸芸眾生,女人何止千萬百萬,你連這三根蠟燭哪根最亮都不知道,都不能把你現在愛的人找出來,你怎麼又能確定你現在愛的這個女人就是你生命裡最後一個女人呢?”

  信徒沉默不語。

  這時,禪師說:“你現在選一根蠟燭放在你的眼前,用心看看哪根最亮。”信徒說:“當然是眼前的這根最亮。”禪師說:“你現在把它放回原處再看看哪根最亮。”信徒說:“我真的還是看不出哪根最亮。”禪師說:“其實,你剛拿的那根蠟燭就好比是你現在愛的那個最後的女人,所謂愛由心生,當你感覺你愛她時,你用心去看就覺得它最亮,當你把它放回原處,你卻找不到最亮的一點感覺,你這種所謂的最後的唯一的愛只是鏡花水月,到頭來終究是一場空。”

  珍惜現在擁有,愛眼前的人。

  蘊含哲理的小故事2

  呂蒙正是北宋名臣,他從小父母雙亡,被迫淪為乞丐,處境悲慘,所以,後人常常用“窮過呂蒙正”來比喻一個人窮困潦倒。呂蒙正在困境中發奮讀書,後來做了北宋的中央高層幹部。

  呂蒙正在京城開封剛做副宰相時,有個家裡有點錢的公務員在背後指著他說:“這小子是乞丐出身,竟然也能在中央政府部門當官,真是搞笑!”呂蒙正聽到了這句話,卻假裝沒聽到。

  當時,呂蒙正的一個下屬就氣憤地對呂蒙正說:“一定要追查此人,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在背後說你的壞話。”然後,就要去調查那個公務員的官位和姓名,呂蒙正急忙阻止了。

  呂蒙正笑了笑,說:“若是追查此人,知道了他的姓名,一定終生不會忘記,恐怕就會成為彼此一生的怨恨,倒不如不知道來得乾淨。再說,他說說,對我又沒有什麼損害,還是不追查為好。”聽了呂蒙正的這番話,下屬都很佩服他的胸懷和大度。

  俗話說:“恩情易忘,怨恨難消。”呂蒙正這樣做,目的是把怨恨拒絕在心靈之外。記恩不記怨,需要寬容和雅量,這是一種大智慧。

  蘊含哲理的小故事3

  南美洲原始森林裡有一種鳥,這種鳥全身翠綠,並帶有一圈圈灰色紋理,就像一圈圈波浪,因此得名翠波鳥。這種鳥雖然美麗,但它每天忙忙碌碌都在築巢,因而顯得無精打采,很疲憊。翠波鳥巢穴唯一的特點是巨大,一個個架在樹上,場面甚為壯觀。但這些巨大的巢穴也不禁讓人疑惑,翠波鳥是一種小鳥,體長不過五六釐米,可它們建造的巢穴為什麼比自己身體大幾倍,甚至是十幾倍呢?

  萊奧托是一位動物愛好者,為了解開這個謎,他製作了一個巨大的籠子,並捉來一隻翠波鳥觀察它築巢過程。可令他沒想到的是,這隻翠波鳥只建了一個能容下自己身體大小的巢,然後就停工了。這引起了萊奧托極大的興趣,他又捉來一隻翠波鳥放在籠子裡,想看看它的建房情況。可這一次情況卻發生了突變,這隻鳥被放進籠子裡後,沒過多久便開始大力建巢,而原本停止建造的那隻也開始瘋狂地擴建巢穴,兩個巢穴越建越大。幾天過後,兩隻鳥明顯疲憊不堪,建造速度放慢。又過了幾天,原先送進來的那一隻竟然死了,而且這隻鳥死後,另外一隻立刻停止了築巢,這些現象真讓人百思不解。

  萊奧托又捉來一隻翠波鳥放在籠子裡,還如前面發生的情況一樣。新進來的鳥開始大力建巢,原先的那隻也重新開始瘋狂地擴建巢穴,而且結果依舊,當其中一隻疲憊不堪地死去,另一隻停建。單隻鳥存在,只建一個很小的房,兩隻鳥存在,卻無休止地擴建。萊奧托陷入深思,突然明白過來,原來令翠波鳥忙碌不停的原因是攀比。這種鳥攀比心理太強,容不得別人的巢穴比自己的大,一旦發現別的鳥新建“房子”,它便忙碌不停地擴建巢穴……實驗中兩隻鳥的死其實都是累死的。

  翠波鳥因為攀比害了自己。

  其實,人生也是一樣,要想真正獲得快樂,活得輕鬆自在,就不能總拿別人為參照,許多時候自己滿意就好。

  蘊含哲理的小故事4

  公元1011年,23歲的范仲淹離開家鄉,跋山涉水,來到應天府應天書院求學。他發奮讀書,孜孜以求,倦怠時用涼水澆臉,飢餓時以稀粥充飢,日夜與詩書相擁,五年未解衣就枕。

  1014年正月的一天,當朝皇帝宋真宗來應天府朝拜聖祖殿,大街小巷擠滿了圍觀的人,書院的所有學子也都紛紛跑出書院去看皇帝。大家都想看看皇帝長什麼樣,唯有范仲淹不為所動,依舊端坐在教室裡用功學習。

  皇帝走了,同學們一個個陸續回到了書院,當看到范仲淹還在教室裡學習時都感到很奇怪。萬歲爺駕到,千載難逢的機會,他怎麼坐得住啊!一個同學好奇地問范仲淹:“範兄,你怎麼不去看皇帝呢?”誰知范仲淹反問:“皇帝有什麼好看的?”同學說:“皇帝一輩子都難得見上一面,這機會多難得啊!你真應該去看看。”范仲淹回答:“皇帝總是要見的,但等將來看也不晚啊!眼下,我首先要完成當天的功課。”說完,繼續埋頭讀書。

  范仲淹家境貧寒,看著他的寒酸樣,有的同學鄙夷地認為他痴人說夢,而有的同學則為他的遠大志向深深折服。

  五年寒窗,范仲淹學有所成,而且出類拔萃,獨領風騷。1015年,27歲的他考中了進士,受到朝廷重用,步步高昇,成了在皇帝身邊輔佐的重臣,幾乎天天都能看到皇帝。

  割捨今天,才能收穫明天。看來,自古以來這就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