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趣的元宵節作文700字範文

最有趣的元宵節作文700字範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有趣的元宵節作文700字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有趣的元宵節作文700字範文1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正月十五的傍晚,全家人去賞燈,來到賞燈地點,街上人山人海,街道兩旁五顏六色的花燈,讓人眼花繚亂。突然傳來一陣喧鬧聲。仔細一瞧,原來是社火隊,他們拌著鑼鼓聲,做出各種滑稽的動作,不時逗得人們哈哈大笑。舞獅隊、秧歌隊、民族舞蹈隊、豬八戒、卓別林等西洋人的精彩表演,逗得大家捧腹大笑,不時博來陣陣掌聲。欣賞完社火表演,我們又來觀賞花燈,各式各樣的花燈映入眼簾,讓人目不暇接。有帆船形的,象徵一帆風順;也有“冬不拉”上跳舞的人,象徵民族團結;有房子形的,象徵天下一家親;金洋芋公司的花燈構思精巧,展望企業的未來,前景一片;公安局的花燈設計巧妙,渴望社會安定、民族團結、祖國富強……

  看完表演,賞完花燈,我總結了一下,在正月十五這天,從社火表演到觀賞花燈,鬧出了不少笑話,讓我為大家一一講解吧。

  一

  社火表演中,明明介紹的是舞獅隊,卻出現的是舞龍隊,不僅如此,龍和獅失去了以往的靈性,死氣沉沉,只會跟著人流挪著走,體現不了歡樂祥和的氣氛。

  二

  觀賞花燈時,我發現:將棉麻公司寫成了麻棉公司;明明今年是龍年,有單位卻搬出了老虎的花燈,一看就知道應付差事;有人還寫一句虎年大吉;喬爾旁中學把龍畫成一條蛇。真是漏洞百出呀!

  透過這些笑話,可以看出人們對文化底蘊的誤解,元宵節是一個充滿文化氣息的節日。可是從這些笑話中,可以看出有的工作人員對這項工作的不重視。由於工作人員的失誤,在人們一笑而過的同時,我們是否應該認認真真做事,值得我們思考。透過這幾個笑話,讓我感悟到,幹什麼事我們必須應該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去對待。

最有趣的元宵節作文700字範文2

  在我的記腦海裡,有一盞深夜的燈不曾暗淡過。就因為這盞燈使我一直不斷努力向前,深深記住,只有堅持不懈才能成功。

  她,我的.媽媽,相貌平平,長著一張瓜子臉,一把卷卷的長頭髮,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身材勻稱,使人感覺很精神。她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人了,可是她有著特別的品質——做任何事都很認真。

  媽媽工作勞苦,回到家還要做許多家務。記得在我4、5歲那年,媽媽每逢週一至五都要去讀夜校。她早晨為我準備早餐,送我去幼兒園,然後,就去上班,晚上回不來還有許許多多的家務,接著,讀夜校,上完課回來,又複習至三更半夜才睡覺,而媽媽卻一如既往地做著,從不對家人說一句訴苦的話。

  我愛這樣的平凡生活,也愛這樣執著的媽媽,記得媽媽在讀夜校的時期,每天看書看到午夜,當我看到書房亮著那盞深夜的燈時,就會不由自主地從心裡傳來一陣痠痛,看,那盞深夜的明燈照在媽媽疲憊的臉上,像是在提醒媽媽:晚了,快睡吧!媽媽的眼睛不斷的眨呀眨,她已經疲憊不堪了,可還是繼續認真地複習,回想以前,媽媽的眼睛水靈靈的,想到著,我就顫了一下。

  記得有一次,媽媽在找一本書,那本書是她的老師推薦的,十分重要,但現在很少書店還有出售,可媽媽並沒有因為遇到困難而放棄,每一間書店都仔細的找,不厭其煩地著,俗話說的好:“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周地尋找,終於被媽媽找到了,媽媽撫摸著書,像放下心中的大石似的,開懷的笑了,我的媽媽竟是如此的執著。

  媽媽畢業後,那一盞深夜的燈很少在發出光芒,可是它永遠不會在我心中消失,而會發出無限光芒。我愛媽媽,更愛媽媽那種無論做任何事都永不言棄的美好品質。但願我也能擁有這樣的品質。

最有趣的元宵節作文700字範文3

  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元宵節,也稱燈節,按照民間的傳統,當天晚上,明月高懸,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出門賞月,燃放焰火,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其樂融融,以示慶賀。

  如今,我們這裡的元宵節還保有以下風俗習慣。

  一是吃元宵。元宵節,元宵節,當然是吃元宵啦!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要把早已準備好的糯米麵和白沙糖拿出來,包成圓圓的元宵,煮熟後供大家品嚐。這是元宵節的標制。據說宋代的元宵節非常講究,民間流行吃一種新奇的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為“元寶”。它是"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二是觀燈。元宵節的晚上,我們這兒有舞龍燈的習俗。每到晚上,一隊隊舞著青龍、黃龍的青年、小夥兒就會穿梭在大街小巷,人們敲鑼打鼓,放著鞭炮,好不熱鬧,大人領著小孩,提著燈籠,上街觀燈,湊湊熱鬧!據說這一來歷是漢明帝因提倡佛法傳到至今。正月十五,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宮廷而流傳到民間。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節吃元宵、觀燈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就連中央電視臺每年也辦起了元宵節晚會,而且越辦越豪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