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然變色的成語解釋

勃然變色的成語解釋

  發音:bó rán biàn sè

  簡拼:brbs

  型別:貶義成語

  結構:偏正式成語

  用法:作謂語、狀語;指發怒

  出處: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下》:“曰:‘君有大過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王勃然變乎色。”

  解釋:勃然變色:指突然生氣,變了臉色。

  示例:他勃然變色,突然驚訝的呆如木雞。

  《資治通鑑·唐紀·唐紀十七》節選譯文

  右丞相河間郡公李義府主管選,依仗皇后的勢力,專以賣官為事,我沒有再綜合,怨恨一路,肅宗聽了,從容地回答李義府說:“你的兒子和女兒女婿很不謹慎,多為非法。我還為你遮掩,你應該警惕的'!”李義府臉表情突然改變,脖子、臉嘴巴都張,說:“誰告訴陛下?”上說:“但是我這樣說,為什麼一定要去我要從哪裡得來的呢!”李義府根本不承認自己的過失,緩步離開。皇上因此很不高興。

  右相河間郡公李義府典選,恃中宮之勢,專以賣官為事,銓綜無次,怨讟盈路,上頗聞之,從容謂義府曰:“卿子及婿頗不謹,多為非法。我尚為卿掩覆,卿宜戒之!”義府勃然變色,頸、頰俱張,曰:“誰告陛下?”上曰:“但我言如是,何必就我索其所從得邪!”義府殊不引咎,緩步而去。上由是不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