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結 列表第2頁

漫歌八曲。大回中

作者:元結
樊水欲東流,大江又北來。樊山當其南,此中為大回。 回中魚好遊,回中多釣舟。漫欲作漁人,終焉無所求。

漫歌八曲。將船何處去二首

作者:元結
將船何處去,釣彼大回中。叔靜能鼓橈,正者隨弱翁。 將船何處去,送客小回南。有時逢惡客,還家亦少酣。

引極三首。思元極

作者:元結
天曠莽兮杳泱茫,氣浩浩兮色蒼蒼。上何有兮人不測, 積清寥兮成元極。彼元極兮靈且異,思一見兮藐難致。 思不從兮空自傷,心慅bj兮意惶懹。思假翼兮鸞鳳, 乘長風兮上羾。揖元氣兮本深實,餐至和兮永終日。

引極三首。望仙府

作者:元結
山鑿落兮眇嶔岑,雲溶溶兮木棽棽。中何有兮人不睹, 遠欹差兮閟仙府。彼仙府兮深且幽,望一至兮藐無由。 望不從兮知如何,心混混兮意渾和。思假足兮虎豹, 超阻絕兮凌踔。詣仙府兮從羽人,餌五靈兮保清真。

演興四首。閔嶺中

作者:元結
□群山以延想,吾獨閔乎嶺中。彼嶺中兮何有, 有天含之玉峰。殊閟絕之極顛,上聞產乎翠茸。 欲採之以將壽,眇不知夫所從。大淵蘊蘊兮絕嶘岌岌, 非梯樑以通險,當無路兮可入。彼猛毒兮曹聚, 必憑託乎阻修。常儗儗兮伺人,又如何兮不

喻瀼溪鄉舊遊

作者:元結
往年在瀼濱,瀼人皆忘情。今來遊瀼鄉,瀼人見我驚。 我心與瀼人,豈有辱與榮。瀼人異其心,應為我冠纓。 昔賢惡如此,所以辭公卿。貧窮老鄉里,自休還力耕。 況曾經逆亂,日厭聞戰爭。尤愛一溪水,而能存讓名。 終當來其濱,飲啄全此

雜曲歌辭。欸乃曲

作者:元結
偏存名跡在人間,順俗與時未安閒。 來謁大官兼問政,扁舟卻入九疑山。 湘江二月春水平,滿月和風宜夜行。 唱橈欲過平陽戍,守吏相呼問姓名。 千里楓林煙雨深,無朝無暮有猿吟。 停橈靜聽曲中意,好是雲山韶濩音。 零陵郡北湘水

二風詩。亂風詩五篇。至虐

作者:元結
(古有虐王,昏毒狂忍,無惡不及,故為《至虐》之詩 二章四韻十八句) 夫為君上兮,慈順明恕,可以化人。忍行昏恣, 獨樂其身;一徇所欲,萬方悲哀。於斯而喜,當云何哉? 夫為君上兮,兢慎儉約,可以保身,忍行荒惑,虐暴於人;

補樂歌十首。大夏

作者:元結
(《大夏》,有夏氏之樂歌也,其義蓋稱禹治水, 其功能大中國。凡三章,章四句) 茫茫下土兮,乃生九州。山有長岑兮,川有深流。 茫茫下土兮,乃均四方。國有安乂兮,野有封疆。 茫茫下土兮,乃歌萬年。上有茂功兮,下戴仁天。

補樂歌十首。大濩

作者:元結
(《大濩》,有殷氏之樂歌也,其義蓋稱湯救天下, 濩然得所。凡二章,章四句) 萬姓苦兮,怨且哭,不有聖人兮,誰護育。 聖人生兮,天下和。萬姓熙熙兮,舞且歌。

系樂府十二首。隴上嘆

作者:元結
援車登隴阪,窮高遂停駕。延望戎狄鄉,巡迴復悲吒。 滋移有情教,草木猶可化。聖賢禮讓風,何不遍西夏。 父子忍猜害,君臣敢欺詐。所適今若斯,悠悠欲安舍。

系樂府十二首。頌東夷

作者:元結
嘗聞古天子,朝會張新樂。金石無全聲,宮商亂清濁。 東驚且悲嘆,節變何煩數。始知中國人,耽此亡純樸。 爾為外方客,何為獨能覺。其音若或在,蹈海吾將學。

系樂府十二首。賤士吟

作者:元結
南風發天和,和氣天下流。能使萬物榮,不能變羈愁。 為愁亦何爾,自請說此由。諂競實多路,苟邪皆共求。 嘗聞古君子,指以為深羞。正方終莫可,江海有滄洲。

系樂府十二首。欸乃曲

作者:元結
誰能聽欸乃,欸乃感人情。不恨湘波深,不怨湘水清。 所嗟豈敢道,空羨江月明。昔聞扣斷舟,引釣歌此聲。 始歌悲風起,歌竟愁雲生。遺曲今何在,逸為漁父行。

系樂府十二首。去鄉悲

作者:元結
躊躕古塞關,悲歌為誰長。日行見孤老,羸弱相提將。 聞其呼怨聲,聞聲問其方。方言無患苦,豈棄父母鄉。 非不見其心,仁惠誠所望。念之何可說,獨立為悽傷。

系樂府十二首。壽翁興

作者:元結
借問多壽翁,何方自修育。惟雲順所然,忘情學草木。 始知世上術,勞苦化金玉。不見充所求,空聞肆耽欲。 清和存王母,潛濩無亂黷。誰正好長生,此言堪佩服。

系樂府十二首。謝大龜

作者:元結
客來自江漢,雲得雙大龜。且言龜甚靈,問我君何疑。 自昔保方正,顧嘗無妄私。順和固鄙分,全守真常規。 行之恐不及,此外將何為。惠恩如可謝,佔問敢終辭。

系樂府十二首。古遺嘆

作者:元結
古昔有遺嘆,所嘆何所為。有國遺賢臣,萬事為冤悲。 所遺非遺望,所遺非可遺。所遺非遺用,所遺在遺之。 嗟嗟山海客,全獨竟何辭。心非膏濡類,安得無不遺。

二風詩。治風詩五篇。至理

作者:元結
(古有理王,能守清一以致無刑,故為《至理》之詩 一章三韻十二句) 理何為兮,系修文德。加之清一,莫不順則。意彼刑法, 設以化人;致使無之,而化益純。所謂代刑,以道去殺。 嗚呼嗚呼!人不斯察。

二風詩。亂風詩五篇。至荒

作者:元結
(古有荒王,忘戒慎道,以逸豫失國,故為《至荒》 之詩一章三韻十二句) 國有世謨,仁信勤歟。王實惛荒,終亡此乎。 焉有力恣諂惑,而不亡其國?嗚呼亡王,忍為此心! 敢正亡王,永為世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