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之 列表第3頁

寄西峰道士七首 其四

作者:劉永之
小鳳雙吹紫玉簧,雪毛丹頂唱雲章。碧桃開遍靈芝長,萬壑千峰露氣涼。

寄西峰道士七首 其二

作者:劉永之
古墨輕磨紫麝臍,白雲窗下小書帷。何時為寫梅君傳,換得鵝群映錦池。

題煙雲臺

作者:劉永之
祠宮儼肅穆,靈貺赫然敷。藻井垂珠實,素壁繪金圖。澗長三花樹,林棲九子烏。遙峰隱殘照,丹霞晚漸舒。眇然登雲駕,誰謂古今殊。

綠錦池為定侯賦

作者:劉永之
官沼湛芳泉,紅櫳照綺錢。藻絲翻玉鯉,柳葉曳金蟬。日護瑰文麗,雲回碧甃圓。凌波乘洛佩,向月映湘弦。樹影浮觴近,花陰列籍連。鑑湖賓客在,共賦綠荷篇。

題畫鷹

作者:劉永之
猶記鳴鞘出霸陵,新豐市北醉呼鷹。於今豪氣都消盡,閒看新圖剔雁燈。

題竹

作者:劉永之
溪藤潤帶空青色,湘竹寒生琬琰文。何處幽尋不可□,夜深山雨隔窗聞。

寄西峰道士七首 其七

作者:劉永之
石室虛明隔紫煙,靈文中閟白瑤鐫。丹書隱字誰能識,歲月應題建武年。

至正壬寅二月廿一日雍虞豈臨江宋□道士劉旻李文同登西峰之煙雲臺以登高望遠為韻各賦四首 其四

作者:劉永之
結搆陵紫煙,玲瓏望青巘。花開一水明,鬆暝眾壑晚。驚麇隱還見,長蘿披覆卷。既同風中詠,復此林下宴。流眄屬淹延,言歸猶繾綣。誰言薄當世,暫欣塵事遠。

至正壬寅二月廿一日雍虞豈臨江宋□道士劉旻李文同登西峰之煙雲臺以登高望遠為韻各賦四首 其三

作者:劉永之
素志抱衝澹,每懷丘中賞。茲山實靈異,景物多清曠。蜿虹蒙垂瀑,芙蓉開疊嶂。丹柰遺嘉植,青猿流哀響。赤城如可希,閬風遙相望。聊為採真遊,毋煩北山謗。

至正壬寅二月廿一日雍虞豈臨江宋□道士劉旻李文同登西峰之煙雲臺以登高望遠為韻各賦四首 其二

作者:劉永之
炎運昔中否,仙吏乃遁逃。朝命三山侶,夕謝九州豪。碧堰儼遺躅,杉桂若旌旄。登覽值春晏,微雨灑蘭皋。俯窺石壁峭,仰羨天路高。愧無謝客才,翰墨聊復操。

至正壬寅二月廿一日雍虞豈臨江宋□道士劉旻李文同登西峰之煙雲臺以登高望遠為韻各賦四首 其一

作者:劉永之
仙山百餘仞,振衣聊共登。陽林映昭晰,陰壑瀉璁琤。靈泓蟠玉虯,丹荑冒翠藤。霏霏縠霧斂,冉冉卿雲升。棲遁皆真侶,摛掞盡高朋。雖非幔亭會,終使逸情增。

野老看雲圖

作者:劉永之
文湍激幽澗,白雲流遠山。偃仰長松下,延眺一怡顏。清風拂素服,瑤花落樹間。拾薪青煙際,煮苓供晚餐。耽此丘中賞,竟日未言還。

海屋為蕭君賦

作者:劉永之
結屋青海上,弄影滄江涯。手持翡翠竿,誤拂珊瑚枝。龍噓春霧合,鶴度曉雲垂。弱流幾清淺,為書報安期。

經採石望太白墓

作者:劉永之
採石多名酒,苔磯水自香。昔年李太白,於此屢銜觴。失意長安道,狂歌入楚邦。雲煙揮翰墨,宮錦製衣裳。醉骨埋青嶂,荒祠帶夕陽。餘亦忘機者,翩然辭帝鄉。田園蕭水上,井邑葛山旁。去去隨鷗鳥,煙波正渺茫。

和貳守漫興

作者:劉永之
鄱陽春水渺連空,煙嶼飛花遠近紅。石渚買魚新斫膾,一時風致似吳中。

與何重容

作者:劉永之
百尺長鬆不記年,石床敧帽午陰圓。何郎茅屋相憐住,為煮新茶汲澗泉。

為何彥脩題縣厓古木圖

作者:劉永之
古木蒼蒼帶女蘿,峰陰斜蘸石潭波。十年不到屏風疊,夜雨茅簷幽夢多。

北澗夏日二首 其二

作者:劉永之
白紵衣裳碧玉冠,綠波池上獨盤桓。水禽飛下涼颸起,閒看冰荷側露盤。

北澗夏日二首 其一

作者:劉永之
酒傾蘭勺石泉香,水剪荷盤露氣涼。誰料十年江海興,閉門疏雨對橫塘。

吹簫圖為劉海陽賦吹簫圖為劉海陽賦

作者:劉永之
曾引雙飛綵鳳來,紫瓊鏤管上簫臺。於今無復人間夢,一曲閒吹坐碧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