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栻 列表第22頁

登法華臺

作者:張栻
山間景物轉流年,臺上風光處處傳。放目便應雲夢小,憑欄平挹祝融巔。忽尋故國佔天際,誰看孤舟系岸邊。百感還將山下去,肯同槁木墮深禪。

李仁甫用東坡寄王定國韻賦新羅參見貽亦復繼

作者:張栻
三韓接蓬萊,祥雲護山頂。涵濡雨露春,吞納日月景。美蔭背幽壑,靈根發奇穎。艱難航瀚海,包裡走湖岑。仙翁閱世故,未肯遽生癭。相期汗漫遊,歲晚共馳騁。原持紫團珍,往扣黃庭境。想翁面敷腴,玉色帶金井。芸芸納歸根,湛此方寸靜。清規照濁俗,不

呂善化秩滿而歸兩詩贈行

作者:張栻
令尹三年政,湘民去息思。艱難救災歉,憂瘁見云為。薦牘今交上,夷途去不疑。正須頻顧省,御者可無辭。

和擇之福巖回望嶽市

作者:張栻
回首塵寰去渺然,山中別是一風煙。好乘晴色上高頂,要看清霜明月天。

戶曹廬陵胡君引年求謝事予視其精力未衰留之

作者:張栻
出守嗟何晚,懷歸已倦遊。細看渾矍鑠,可是畏伊優。幕下傾三語,山中賦四愁。平生大小阮,來往足風流。

次韻元晦擇之雪中見懷

作者:張栻
流水浩無息,遊雲去不休。我思在何許,起步三徑幽。男子四方誌,胡為守一丘。盍簪未可期,此意空綢繆。平生子朱子,砥柱屹橫流。探古獨遐觀,永珍供雙眸。結友得林子,苦心事窮搜。看渠清介姿,便可披羊裘。昔者千里駕,共我風雪駕,共我風雪遊。永

登江陵郡城觀雪

作者:張栻
黃雲澹四垂,飛雪忽無際。排空風力靜,整整若有制。穿林初著花,點瓦已成毳。低連七澤波,遠接關河勢。憑城領奇觀,壯思起病滯。四年領邊州,氣候苦多盭。清秋日昏昏,仲冬雷虺虺。雪花有時零,轉首即開霽。及茲洗瘴眸,天公豈無意。為邦抱百憂,但

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靜江守臣張某奉詔勸農於郊

作者:張栻
粵以今日,勸相干郊。乃作此詩,以懋爾勞。

城南雜詠二十首·聽雨舫

作者:張栻
風吹渡頭雨,摵摵蓬上聲。欣然會心處,端復與誰評。

舊聞長沙城東梅塢甚盛近歲亦買園其間念欲一

作者:張栻
半生客荊楚,歷覽非一隅。寧知城東路,有此梅萬株。瘦馬路曉寒,清風起菰蒲。度溪上平阪,頓覺景物殊。霏雪下晴晝,香霧迷前驅。近坡與遠嶺,玉立同一區。老樹固瑰特,小枝亦敷腴。有如眾君子,匯聚德不孤。精粗無可揀,酥酪與醍醐。千株未覺多,此

和擇之韻

作者:張栻
舊說峰頭寺,真成杖屨來。卻尋泥路滑,更喜野雲堆。寒積三冬雪,陽生九地雷。城中幾親友,為說看山回。

二使者遊東山酒後寄詩走筆次韻

作者:張栻
頗聞東山盛行樂,坐想風前酒興豪。領略正應胸次別,吟哦更覺筆端高。

道中景物甚勝吟賞不暇因復作此

作者:張栻
支筇石壁聽溪聲,卻看雲山萬疊新。總是詩情吟不徹,一時分付與吾人。

廉州何使君輓詩二首

作者:張栻
憶昔湟江上,相逢意便傾。胸中元浩蕩,筆下更縱橫。士伏徐公德,人言景倩清。定應鄉里敬,枌社祭先生。

韓廷玉築亭於官舍之旁園中故多梅會有飛雪予

作者:張栻
南州要是梅開早,北客巡簷偏眼明。一夜飛花來點綴,新亭而復得佳名。

賦鄭子禮壽芝堂

作者:張栻
莫向堂中覓壽芝,主人心地本平夷。子孫保此傳家瑞,世享長年自不疑。

城南雜詠二十首·石瀨

作者:張栻
流泉自清寫,觸石短長鳴。窮年竹根底,和我讀書聲。

城南雜詠二十首·船齋

作者:張栻
窗低蘆葦秋,便有江湖思。久已倦垂綸,游魚不須避。

和楊教授

作者:張栻
客少從蒿長,居深懶戶開。孤城歲雲莫,瘦馬子能來。長策憐葵向,新詩更雨催。相看前日事,此首忍重回。

訪羅孟弼竹園

作者:張栻
籃輿嘔軋上荒坡,奈此緣成修竹何。歷眼向來誰復領,買山未覺費金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