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先 列表第2頁

琴齋乃予舊居以琴名齋吾為之也項先生與諸生

作者:張繼先
琴齋高致有真風,山合延賓未折中。來問死生非碌碌,為談莊老肯匆匆。喜今可與君還往,惜昨曾留客許同。處士或將方寸比,斯人為不殢焦桐。

錢塘有作

作者:張繼先
紅霞映朱欄,白雲隱青山。塵中人不到,雙鶴舞柴關。瑤琴一曲詩數篇,山童煮茗爐無煙。為思塵世去遊樂,一別洞天今幾年。湘江江上月初白,湘浦浦邊風色清。斷腸聲咽玉笛碎,愁殺霜堤多少情。人生總浮雲,仙家依舊春,歸去來兮樂吾真。

書龍變軒事乃成頌白青城道伯

作者:張繼先
一室絕塵埃,和風撼瑤竹。滿幾惟琴書,瀟然異塵俗。時時操寸毫,節篆數囊錄。或同務玄子,楸枰兩三局。夜對隔林月,膝上奏神曲。更深興未闌,徐徐啟緘軸。好來青城君,雲開遠山綠。

錢塘

作者:張繼先
幾萬人家水繞城,白雲開處見丹青。地連金色三千界,山映瑤峰六尺屏。曉憑闌干披宿露,夜收簾幕透寒星。浙江風物端無賽,增拎蓬萊半洞庭。

題崇仙觀知足軒

作者:張繼先
此性本無一物,涓水亦自圓明。借問先生足處,軒前月白風清。

送元規遊麻姑

作者:張繼先
拂袖麻源景,飄飄逸興清。不辭千里遠,獨步五雲輕。自有琴書樂,應無世俗縈。我慚阻追逐,回首謾馳情。

送於真人

作者:張繼先
爺慕清聲實積時,前朝因幸皋彤闈。稍瞻風致頻相見,又恨霜天遽告歸。至德謾勞中下笑,高才須信古來稀。自慚功行虧楊許,安得南真談太微。

送九龍徐正之歸麻姑

作者:張繼先
步衝晴雪過前灘,鶴跡雲蹤孰可攀。也似來進無一物,卻疑歸去是三山。

晚步山間有作

作者:張繼先
宿鳥頻來語,尋巢未得間。小星明更近,高桂冷初攀。拂露鬆都在,因風信未還。豈無虛歇處,青及謝家山。

和答周提刑

作者:張繼先
試於閒處尋閒境,松竹無言綠滿秋。方外每煩勤下諭,山隅何幸偶來遊。一簾芳草庭前長,千載遺書圯上求。得請南還樂居此,清談深感聖恩優。

訪友不遇題

作者:張繼先
庵里人行庵外路,庵外人來庵裡坐。遮頭茅草欠堅牢,年年風雨年年破。

鄧程二子傳法於予清壇事畢賦詩以遺之

作者:張繼先
不閉三天道,難回二子誠。露章招有感,裂帛喜為盟。神劍一日試,法燈千古明。內觀當自悟,至理本無情。

和張知縣省食費韻

作者:張繼先
食饌不須豐,古人貴量腹。一飽尚何求,八珍非所欲。犀箸厭未下,但折平生錄。造物賦人料,多少有數目。更思途中殍,皆緣食不足。莊叟重鵓食,此篇時一讀。

和元規寄楊子寓真巖韻

作者:張繼先
應到最高處,翹思上古人。風來多柏子,雲去淨囂塵。潯暑不到處,天花自在春。仙蹤欲無著,流俗謾尋津。

和元規拂雲軒韻

作者:張繼先
疏翠擁高軒,虛徐欲出雲。兩楹清蔭共,一陣好風分。偏映琴書席,難棲燕雀群。主人憐直節,孰敢巧操斤。

金丹詩四十八首 其四十四

作者:張繼先
只見神爐當子夜,豈知火力散陰邪。忽於金鼎凝寒玉,倏爾真身現彩霞。沆瀣露中分白雪,華池水內養黃芽。此中便見真訊息,莫浪驅馳覓鹿車。

金丹詩四十八首 其三十八

作者:張繼先
擾擾尋師苦苦忙,但求神水是仙鄉。熒煌一鼎鎔金汁,燦爛三田湛玉漿。夜半隻知真火焥,房中不覺彩霞光。超凡一粒真堪重,始信蓬萊去路長。

金丹詩四十八首 其十二

作者:張繼先
黃芽至寶莫輕論,白雪通玄敢謾言。不是野人藏祕訣,大都仙藥俗難吞。浮沉卯酉玄分路,變化龜蛇別有門。萬萬學徒無一二,浪稱道友滿乾坤。

金丹詩四十八首 其十五

作者:張繼先
氣龍津虎不難分,下手須從神定門。白雪鍊多齊日月,黃芽服久出乾坤。四神鼎內堪逃死,五色漿中可返魂。世上蜉蝣能幾許,莫將財色敗元根。

喜晴

作者:張繼先
芍藥都零落,山泉遂有聲。盡知春去晚,深喜夜來晴。高柳拂瞻淨,閒花照塢明。鬆間攜好酒,今日思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