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說 列表第4頁

奉和聖制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制

作者:張說
青海和親日,潢星出降時。戎王子婿寵,漢國舅家慈。 春野開離宴,雲天起別詞。空彈馬上曲,詎減鳳樓思。

幽州新歲作

作者:張說
去歲荊南梅似雪,今年薊北雪如梅。共知人事何常定, 且喜年華去復來。邊鎮戍歌連夜動,京城燎火徹明開。 遙遙西向長安日,願上南山壽一杯。

雜曲歌辭。踏歌詞

作者:張說
花萼樓前雨露新,長安城裡太平人。 龍銜火樹千燈豔,雞踏蓮花萬歲春。 帝宮三五戲春臺,行雨流風莫妒來。 西域燈輪千影合,東華金闕萬重開。

奉和聖制千秋節宴應制

作者:張說
五德生王者,千齡啟聖人。赤光來照夜,黃雲上覆晨。 海縣銜恩久,朝章獻舞新。高居帝座出,夾道眾官陳。 槊杖洗清景,磬管凝秋旻.珠囊含瑞露,金鏡抱仙輪。 何歲無鄉飲,何田不報神。薰歌與名節,傳代幸群臣。

元朝(一作幽州元日)

作者:張說
今歲元日樂,不謝往年春。知向來心道,誰為昨夜人。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

作者:張說
家居洛陽下,舉目見嵩山。刻作茱萸節,情生造化間。 黃花宜泛酒,青嶽好登高。稽首明廷內,心為天下勞。 菊酒攜山客,萸囊系牧童。路疑隨大隗,心似問鴻蒙。 九日重陽數,三秋萬實成。時來謁軒後,罷去坐蓬瀛。 晚節歡重九,高山上五

三月閨怨

作者:張說
三月時將盡,空房妾獨居。蛾眉愁自結,鬢髮沒情梳。

奉宇文黃門融酒

作者:張說
聖德垂甘露,天章下大風。又乘黃閣賞,願作黑頭公。

道家四首奉敕撰 其三

作者:張說
金爐承道訣,玉牒啟玄機。雲逐笙歌度,星流宮殿飛。乘風嬉浩蕩,窺月弄光輝。唯有三山鶴,應同千載歸。

蜀路二首

作者:張說
雲埃夜澄廓,山日曉晴鮮。葉落蒼江岸,鴻飛白露天。 磷磷含水石,冪冪覆林煙。客心久無緒,秋風殊未然。 徭蜀時未改,別家鄉念盈。憶昨出門日,春風發鮮榮。 及茲旋轅地,秋風滿路生。昏曉思魏闕,夢寐還秦京。 秦京開朱第,魏闕垂紫

相州山池作

作者:張說
嘗懷謝公詠,山水陶嘉月。及此年事衰,徒看眾花發。 觀魚樂何在,聽鳥情都歇。星漢流不停,蓬萊去難越。 鄴中秋麥秀,淇上春雲沒。日見塵物空,如何靜心闕。

遊洞庭湖湘

作者:張說
緬邈洞庭岫,蔥蒙水霧色。宛在太湖中,可望不可即。 剖竹守窮渚,開門對奇域。城池自縶籠,纓綬為徽纆. 靡日不思往,經時始願克。飛棹越溟波,維舟恣攀陟。 窈窕入雲步,崎嶇倚鬆息。巖壇有鶴過,壁字無人識。 滴石香乳溜,垂崖靈草

岳陽早霽南樓

作者:張說
山水佳新霽,南樓玩初旭。夜來枝半紅,雨後洲全綠。 四運相終始,萬形紛代續。適臨青草湖,再變黃鶯曲。 地穴穿東武,江流下西蜀。歌聞枉渚邅,舞見長沙促。 心阻意徒馳,神和生自足。白髮悲上春,知常謝先欲。

赴集賢院學士上賜宴應制得輝字

作者:張說
侍帝金華講,千齡道固稀。位將賢士設,書共學徒歸。 首命深燕隗,通經淺漢韋。列筵榮賜食,送客愧儒衣。 賀燕窺簷下,遷鶯入殿飛。欲知朝野慶,文教日光輝。

端午三殿侍宴應制探得魚字

作者:張說
小暑夏弦應,徽音商管初。願齎長命縷,來續大恩餘。 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助陽嘗麥彘,順節進龜魚。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書。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 今日傷蛇意,銜珠遂闕如。

南中送北使二首

作者:張說
傳聞合蒲葉,曾向洛陽飛。何日南風至,還隨北使歸。 紅顏渡嶺歇,白首對秋衰。高歌何由見,層堂不可違。 誰憐炎海曲,淚盡血沾衣。 待罪居重譯,窮愁暮雨秋。山臨鬼門路,城繞瘴江流。 人事今如此,生涯尚可求。逢君入鄉縣,傳我念京

嶽州觀競渡

作者:張說
畫作飛鳧艇,雙雙競拂流。低裝山色變,急棹水華浮。 土尚三閭俗,江傳二女遊。齊歌迎孟姥,獨舞送陽侯。 鼓發南湖溠,標爭西驛樓。並驅常詫速,非畏日光遒。

奉和聖制潼關口號應制

作者:張說
天德平無外,關門東復西。不將千里隔,何用一丸泥。

道家四首奉敕撰

作者:張說
金壇啟曙闈,真氣肅微微。落月銜仙竇,初霞拂羽衣。 香隨龍節下,雲逐鳳簫飛。暫住蓬萊戲,千年始一歸。 窈窕流精觀,深沉紫翠庭。金奩調上藥,寶案讀仙經。 作賦看神雨,乘槎辨客星。只應謝人俗,輕舉託雲輧。 金爐承道訣,玉牒啟玄

過庾信宅

作者:張說
蘭成追宋玉,舊宅偶詞人。筆湧江山氣,文驕雲雨神。 包胥非救楚,隨會反留秦。獨有東陽守,來嗟古樹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