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補之 列表第2頁

蔡州叔父金部輓歌辭五首 其四

作者:晁補之
聞道一廛親卜築,亦求百畝伴鋤犁。那知湖海歸來日,只及鄉閭會葬時。

欽聖皇后挽辭二首 其二

作者:晁補之
蒼黃大策中先定,洶湧奸言外獨驚。可但觸山憂地坼,只應鍊石見天成。江湖自昔波濤遠,日月如今晝夜明。盡作兒啼送文母,不知簫鼓若為聲。

自畫山水寄正受題其上

作者:晁補之
虎觀它年青汗手,白頭田畝未能閒。自嫌麥隴無佳思,戲作南齋百里山。

東皋十首 其二

作者:晁補之
郭外朝陽一卷斜,青槐廳事帶丘麻。路逢扶轡雙童問,不是城東太尉家。

綴古詩懷家

作者:晁補之
二月已破三月來,蝴蝶忽然滿芳草。正是歸時君不歸,及至君來花又少。

秦國夫人挽辭安門下母二首 其一

作者:晁補之
瓜瓞傳仙裔,鳲鳩媲積功。龍章看子貴,鶴髮與夫同。褕翟丹青裡,珠襦鼓吹中。秋原送車淚,斜日起西風。

任承製挽辭劉校勘槩求作

作者:晁補之
生業清談外,浮名痛飲餘。誰令力如虎,坐使食無魚。壁冷猶鳴劍,床空未卷書。呻吟待河潤,秋柏只遺墟。

招縉雲寺關彥遠教授曾彥和集平山堂次關韻

作者:晁補之
蜀岡勢與蜀山通,龍虎盤挐上紫空。小語還憂驚太一,高堂元自在天中。少師楊柳無遺蹟,承旨歌謠有舊風。斜日蕪城易興感,忘懷猶喜故人同。

贈歐陽成判官

作者:晁補之
一言子產識然明,白首憐君獨抱經。去馬來牛隨白日,落花飛絮得浮名。曳裾五府非良計,發憤三書亦漫成。便作歸休豈無食,木蘭垂露菊含英。

憶廬山示無斁弟

作者:晁補之
湖口西江外,廬山已目前。太虛藏不極,彭蠡浸無邊。五老寧行地,香壚自供天。芝田隔人世,應有讀書僊。

追和陶淵明歸去來辭

作者:晁補之
歸去來兮,吾無以歸奚以歸。既身不足以任責,畏首尾而心悲。慕往昔之經世,嗟吾力之莫追。彼辭位而灌園,豈吾今之獨非。雨冥冥而荷笠,榛莽莽廁褰衣。我行野而視天,覺宇大而身微。乃矜虻蚷,止驅息奔。背隍築室,面阪植門。三綬從褫,圖書尚存。忘

直舍即事

作者:晁補之
秋雲多重陰,凌旦亦可樂。虛齋坐亭午,寒雨依高閣。王官有憂責,霖潦河未落。孝先但欲眠,不奈弟子謔。黃花迫晚景,白露下叢薄。獨當慰佳節,得酒自斟酌。

夜聞慎思吟諷

作者:晁補之
疏林小雨月朧明,商頌琅琅半夜聲。鄧子弓強殊未發,欲馳桑本犯堅城。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十

作者:晁補之
大明唐來寺,廢苑西南隅。青松拱高阜,崎嶇有微途。肩與病我早,一馬良可驅。眾木媚深壑,氣薰時雨餘。此焉可數醉,何用葺吾居。

弋陽道中

作者:晁補之
千日千程不厭行,一丘一壑可鄰生。常憂束縛名韁死,聞健尋山卻稱情。

贈常州感慈邦長老

作者:晁補之
君不見大通方丈空無物,亦不拈椎並豎拂。本原自性未出喉,已向頂門遭一咄。感慈神駿渥窪流,壁上高僧莫遣酬。霹靂一聲龍破柱,此中何處有裴休。

遊棲巖寺呈提刑學士毅夫兄

作者:晁補之
飛樓壓城城跨野,黃河逶迤避條華。城南鳥道拱高巖,入谷車箱不容馬。解鞍初步石苔青,細泉鳴遶竹間亭。肩輿直上十八折,維以採絲雙巨緪。我行枉矢復蛇蹙,三步一呼勞我僕。前旌已作鶴穿雲,後隊方如蟻緣木。千條倒澗淙大壑,百丈層冰凍垂瀑。無雲而

贈戴嗣良歌時罷洪府監兵過廣陵為東坡公出所

作者:晁補之
三郎少日如乳虎,代父搏賊驚山東。硬弓長箭取官職,自說九戰皆先鋒。將軍拳勇饋不繼,痛惜靈武奇謀空。城頭揶揄下俛走,壯士志屈羞填胸。平生山西踏霜雪,洪府下溼號兒童。聞名未識二十載,初見長揖東坡公。銳頭短後凜八尺,氣似飲井垂簷虹。只令不

再用發字韻謝毅父送茶

作者:晁補之
開門睹雉不敢發,滯思霾胸須澡雪。煩君初試一槍旗,救我將隳半輪月。不應種木便甘棠,清風自是萬夫望。未須乘此蓬萊去,明日論詩齒頰香。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十四

作者:晁補之
安昌漢耆儒,樂飲侈亦至。東坡儉不固,少飲得徑醉。愚敢效戴崇,正復思其次。旁通獲親愛,公亦安所貴。便坐時一卮,彭宣寧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