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祺 列表第20頁

孝陵春日陪祀二首 其一 鶴駕乘春謁寢園日華浮動

作者:李昌祺
黃鶴翩翩不可招,玉棺夜墮葬王喬。已知妙行書仙籍,又見褒封下聖朝。俗眼謾揮蒿里淚,清風閒卻竹宮簫。真人道業憑誰傳,虎觀鑾坡盡久要。

宿興國寺

作者:李昌祺
人靜鍾初斷,肩輿到寺門。風簷寒犬吠,露井候蟲喧。弱蔓低垂樹,枯蓬密覆垣。蒲團分半席,暫憩給孤園。

送陽生之北京聽選

作者:李昌祺
白下相逢政早秋,異鄉還喜暫淹留。關河遠道同為客,風雪殘年獨宦遊。冒雨歸鴻投極浦,經霜落葉在扁舟。尊前謾遣離情散,醉後翻成別淚流。

舟過南京

作者:李昌祺
鍾阜白雲邊,橋陵鎖暮煙。聖謨真遠矣,王氣故依然。玉帛諸番會,金湯萬世傳。誰陳根本計,有力可迴天。

己亥房山除夕營中作 其一

作者:李昌祺
殘臘中宵盡,孤懷百感深。已慚先哲訓,徒抱古人心。偃息何由得,勤勞敢不任。寒燈照空榻,擁褐謾愁吟。

寄同安張忍庵通守

作者:李昌祺
東風催雨過淮淝,萬戶千門曙色微。漸老只愁朋舊少,逢春不放酒杯稀。長江繞郡商帆集,遠火沿山獵騎歸。惟有忍庵窗外雪,比君高操更清輝。

題求志山房卷

作者:李昌祺
久忘軒蓋身將老,高臥雲林事總拋。酒熟只知留客醉,家貧惟喜借書抄。雲迷高樹猿窺果,葉墜空林鶴緝巢。試問白駒空谷裡,幾人黃髮在衡茅。

送倪主事還北京二首 其二

作者:李昌祺
秦淮晏歲見孤鴻,疋馬蕭蕭趁朔風。淺薄豈堪當路薦,光華難與故人同。微茫遠見盧溝樹,縹緲遙聞魏闕鍾。無補涓埃貧病久,偏承雨露羨群公。

過光州望馬中丞墓

作者:李昌祺
元運方全盛,公文擅大家。謹嚴真有法,悃愊信無華。故里祠堂廢,荒阡墓碣斜。欲羞蘋藻薦,不敢駐行車。

次衡州

作者:李昌祺
徵棹艤衡陽,孤城堞雉荒。流雲時翳日,微雨暝生涼。江闊鷗波遠,天空雁字長。採蘋無限興,煙水晚蒼茫。

南京送高教授赴選 其一

作者:李昌祺
卿家本同郡,客路又離群。夜柝敲寒月,霜鍾度暝雲。徵袍迷草色,古嶼帶潮痕。寥落分攜處,秋鴻不可聞。

送李生還安城

作者:李昌祺
北薊辭嚴父,南京別故人。一身勤遠道,千里念慈親。柳暗江城曉,萍香野岸春。燈花先報喜,應更倚門頻。

遐齡十景 其一 遐齡仙境

作者:李昌祺
西山秀矗碧芙蓉,浩劫天真宅此中。飛瀑倒懸清灑雪,層巒遠聳翠摩空。珠林有樹皆棲鶴,玉澗無泓不蟄龍。列缺蜚廉皆擁衛,綵雲長繞萬株鬆。

送王處士益安之京 其二

作者:李昌祺
蒲帆穩掛一舟輕,珍重高年事遠征。飛絮遊絲縈別恨,落花芳草黯離情。山中暫輟幽人社,輦下爭傳處士名。回望南雲鄉邑近,秋風江上笑相迎。

感舊遊二首 其二

作者:李昌祺
長幹東畔是秦淮,葉自隨流信自乖。花底玉纖崔護水,月中珠淚郭華鞋。晚峰尚學青螺黛,冰箸猶疑白燕釵。四海遨遊空有意,忍彈歸鳳獨傷懷。

經息縣

作者:李昌祺
歲晏經新息,晨徵念路遙。輕冰方盡合,殘雪未全消。行客歸心切,居民餒腹枵。停車徒自感,只合返漁樵。

合歡牡丹三首應教作 其三

作者:李昌祺
曉露溼芳英,駢開恥獨榮。仙姿雙弄玉,道韻兩飛瓊。人羨長偎倚,天令巧合並。鵲巢風化美,佳植固堪徵。

留別王教諭士敬 其三

作者:李昌祺
黃河幾曲繞荊山,楊柳陰中帶暝灣。老子得歸全出處,故人相見雜悲歡。從教健翮縱橫上,且喜閒身自在還。莫負明時勤造士,坐聽絃誦到更闌。

寄胡學士光太二首 其一

作者:李昌祺
薊門五月似新秋,易水金臺王氣浮。行在星辰環帝座,故人霄漢扈宸遊。林桑葉盡春蠶老,庭樹條空夏果收。良會未期成闊別,幾回飛夢到瀛洲。

和友人韻 其三

作者:李昌祺
地險過牛渚,林幽類鹿門。戀茲耕釣樂,忘卻縉紳尊。掃石安茶灶,攜書坐竹根。衰榮相倚伏,天道妙難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