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 列表第4頁

過靈川縣

作者:李曾伯
去去靈川境,晴嵐帶暮煙。檳榔新滿市,榕樹老參天。舂委工於水,犁資手以佃。淒涼海天角,何事羽書傳。

訪閬州讀書巖

作者:李曾伯
從來廊廟出山林,師友相資好弟兄。料得至今風雨夜,山神猶記讀書聲。

丁未效八窗叔賦黃郎

作者:李曾伯
夙悟金仙空色教,化生千百對青春。強顏翁媼梔為貌,取悅兒童絲系身。立仗無言開口甚,當筵何事掉頭頻。笑他鮑郭經年舞,我過鶯花即問津。

固城湖邊即事

作者:李曾伯
孤舟橫岸水潺湲,野色天成一段閒。十數牧兒黃犢側,兩三釣叟白鷗間。叢叢煙樹誰家市,淺淺雲巒甚處山。風定浪平歸路穩,更無魂夢到蕭關。

庚申病中作

作者:李曾伯
六十三年憂患鄉,人言晚景尚悠長。不知氣鬱致痰厥,忽爾異證生微茫。操修弗遂仁者壽,治療倍費醫之良。今將累日未痊癒,自知不善貽天殃。頭目昏眩不能動,偃然一榻殊彷徨。光搖兩目皎無寐,汗流四體痛欲僵。縱然未即致幻化,惟恐廢棄難安強。人生修

過興安塔寺僧以先世詩來偶賦

作者:李曾伯
嶺石水分脊,湖南山盡頭。廛聲通海遠,塔影插天浮。香接寶坊界,星聯銅柱州。祖孫凡幾到,亦是宿緣不。

庚子祈雨蔣山贈月老

作者:李曾伯
欲知計寺金谷吏,便是鐘山粥飯頭。爾欲朝朝動魚鼓,我期日日飽貔貅。幾為曉灶炊煙喜,又作秋田渴雨憂。自有寶公能辦供,元憑心上細推求。

洞庭口占

作者:李曾伯
舟子方將北,封姨不肯南。去帆衝急浪,古寺隱晴嵐。遠渚鴉千百,中流鷗兩三。短篷聊徙倚,底用客程貪。

池陽清泉舊名鮑公泉又名趙水泉真西山易為清

作者:李曾伯
泉流巖竇本來清,易以清名亦狥名。卻笑兩公徒蚌鷸,如今贏得坦齋聲。

登河山萬里樓

作者:李曾伯
收攬河山入此樓,幾年蚡冒古荊州。目窮夕照西沉隊,心到寒江東盡頭。歷歷雄圖史南北,紛紛遺恨晉春秋。酒邊感慨憑闌久,衰柳行間數白鷗。

登西樓題柱

作者:李曾伯
分弓來戍嶺南州,動鏡塵生雪滿頭。原進愚言宜簡易,頗哀老子得遨遊。青山落處鍾聞寺,白鷺明邊人倚樓。衙散吏歸冰樣靜,一庭落葉和晴鳩。

過樊城用劉清叔韻

作者:李曾伯
古壘連邊色,煙蕪帶夕陽。千年周翰祀,一瓣楚人香。樓堞新巨集壯,丘墟幾廢荒。客懷明哲戒,飛夢繞吳鄉。

登壽沙和抑齋韻

作者:李曾伯
境佔祝融勝,鎮從盤古為。車航一都會,鼎鼐幾樓臺。遠水便鷗狎,前峰約雁回。當思牧民意,保養甚於胎。

次蔣志父韻

作者:李曾伯
中原百戰徯來蘇,浸喜衣冠復舊區。要得一行須老將,曾何千慮付狂夫。山川感慨詩難盡,煙火蕭條酒尚無。若問西湖已蕪沒,望窮惟有幾浮圖。

丁已閏月六日登岳陽樓

作者:李曾伯
二十年前典此州,經行中又幾春秋。青山面目元無恙,白髮形骸祗自羞。客子登臨知有酒,古心憂愛在斯樓。憑欄慨想飛吟過,水視杯坳芥視舟。

別權滬帥朱杞材太社

作者:李曾伯
猶記衝寒泝峽來,相期偕至亦偕回。朝廷有詔許歸老,藩嶽無人值借才。僱我凋年嗟已矣,如君英略勉之哉。度滬要了經營事,心放公平手放開。

水調歌頭·序正象古琥

作者:李曾伯
序正象古琥,吉葉夢維熊。身隨金粟出世,香滿小山叢。鐵券丹書家世,朱閣青氈步武,名字在堯聰。鵰鶚健雲翮,聊爾待西風。功名事,書劍裡,笑談中。江濤袞袞如此,天豈老英雄。先我甲庚三日,伴子春秋千歲,何幸舉樽同。歌以壽南澗,願學稼軒翁。

水調歌頭·萬里淨無翳

作者:李曾伯
萬里淨無翳,一鏡獨當天。老蟾痴兔頑甚,閱世幾何年。任爾炎涼千變,不改山河一色,爽氣逼人寒。何必乘槎去,直到鬥牛間。 嘆常娥,元不嫁,只孤眠。古今遺恨,不能長似此宵圓。我有竹溪茅舍,辦取金鳳玉露,一笑四並全。細和坡仙句,低唱教

春日領僚屬游龍隱巖

作者:李曾伯
久臥蒼崖底,風雷為擘開。蛻形猶掛石,鱗跡不沾埃。一水將清貫,數峰推爽來。渾疑負舟去,煙雨肯低佪。

道間見梅

作者:李曾伯
虛簷索笑幾逡巡,不得春風不肯春。忽睹冰肌傍官道,相逢霜鬢在征塵。憐渠孤迥猶寒畯,慰我漂搖類故人。猶賴東君不捐棄,枝無南北一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