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 列表第4頁

題灞池二首

作者:王昌齡
腰鐮欲何之,東園刈秋韭。世事不復論,悲歌和樵叟。 開門望長川,薄暮見漁者。借問白頭翁,垂綸幾年也。

題僧房

作者:王昌齡
棕櫚花滿院,苔蘚入閒房。彼此名言絕,空中聞異香。

送劉十五之郡

作者:王昌齡
平明江霧寒,客馬江上發。扁舟事洛陽,窅窅含楚月。

別李浦之京

作者:王昌齡
故園今在灞陵西,江畔逢君醉不迷。 小弟鄰莊尚漁獵,一封書寄數行啼。

送朱越

作者:王昌齡
遠別舟中蔣山暮,君行舉首燕城路。 薊門秋月隱黃雲,期向金陵醉江樹。

錄自《文鏡祕府論》

作者:王昌齡
與君遠相知,不道雲海深。《寄歡州》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諾。《見譴至伊水》黃葉亂秋雨,空齋愁暮心。《客舍秋霖呈席姨父》通經彼上人,無跡任勤苦。《題上人房》楓橋延海岸,客帆歸富春。《送鄔賁覲省江東》陵藪寒蒼茫,登城遂懷古。《登城懷古》

出塞二首 其一

作者: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吊軹道賦附邵平歌

作者:王昌齡
道不虛行兮,史鰍沒位,吾寧範伯之徒歟,感夷齊而多愧。麟鳳遠去,龍則死之,河水洋洋兮,先師莫歸。往者不可諫,來者吾誰欺?始退身以進道,曷颺言而受非,彼蕭相國知予乎布衣。

相和歌辭。採蓮曲三首

作者:王昌齡
吳姬越豔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溼衣。 來時浦口花迎入,採罷江頭月送歸。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越女作桂舟,還將桂為楫。湖上水渺漫,清江初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葉。將歸問夫

宿灞上寄侍御璵弟

作者:王昌齡
獨飲灞上亭,寒山青門外。長雲驟落日,桑棗寂已晦。 古人驅馳者,宿此凡幾代。佐邑由東南,豈不知進退。 吾宗秉全璞,楚得璆琳最。茅山就一徵,柏署起三載。 道契非物理,神交無留礙。知我滄溟心,脫略腐儒輩。 孟冬鑾輿出,陽谷群臣

雜曲歌辭。變行路難

作者:王昌齡
向晚橫吹悲,風動馬嘶合。前驅引旗節,千重陣雲匝。 單于下陰山,砂礫空颯颯。封侯取一戰,豈復念閨閣。

悲哉行

作者:王昌齡
勿聽白頭吟,人間易憂怨。若非滄浪子,安得從所願。 北上太行山,臨風閱吹萬。長雲數千裡,倏忽還膚寸。 觀其微滅時,精意莫能論。百年不容息,是處生意蔓。 始悟海上人,辭君永飛遁。

留別岑參兄弟

作者:王昌齡
江城建業樓,山盡滄海頭。副職守茲縣,東南棹孤舟。 長安故人宅,秣馬經前秋。便以風雪暮,還為縱飲留。 貂蟬七葉貴,鴻鵠萬里遊。何必念鐘鼎,所在烹肥牛。 為君嘯一曲,且莫彈箜篌。徒見枯者豔,誰言直如鉤。 岑家雙瓊樹,騰光難為

詠史

作者:王昌齡
荷畚至洛陽,杖策遊北門。天下盡兵甲,豺狼滿中原。 明夷方遘患,顧我徒崩奔。自慚菲薄才,誤蒙國士恩。 位重任亦重,時危志彌敦。西北未及終,東南不可吞。 進則恥保躬,退乃為觸藩。嘆息嵩山老,而後知其尊。

城傍曲

作者:王昌齡
秋風鳴桑條,草白狐兔驕。邯鄲飲來酒未消, 城北原平掣皁雕。射殺空營兩騰虎,回身卻月佩弓弰。

靜法師東齋

作者:王昌齡
築室在人境,遂得真隱情。春盡草木變,雨來池館清。 琴書全雅道,視聽已無生。閉戶脫三界,白雲自虛盈。

送李十五

作者:王昌齡
怨別秦楚深,江中秋雲起。天長杳無隔,月影在寒水。

西江寄越弟

作者:王昌齡
南浦逢君嶺外還,沅溪更遠洞庭山。 堯時恩澤如春雨,夢裡相逢同入關。

送程六

作者:王昌齡
冬夜傷離在五溪,青魚雪落鱠橙齏。 武岡前路看斜月,片片舟中雲向西。

送吳十九往沅陵

作者:王昌齡
沅江流水到辰陽,溪口逢君驛路長。 遠謫誰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