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能 列表第7頁

答賈支使寄鶴

作者:薛能
瑞羽奇姿踉蹌形,稱為仙馭過清冥。何年厚祿曾居衛, 幾世前身本姓丁。幸有遠雲兼遠水,莫臨華表望華亭。 勞君贈我清歌侶,將去田園夜坐聽。

陳州刺史寄鶴

作者:薛能
臨風高視聳奇形,渡海沖天想盡經。因得羽儀來合浦, 便無魂夢去華亭。春飛見境乘桴切,夜唳聞時醉枕醒。 南守欲知多少重,撫毛千萬喚丁丁。

謝劉相寄天柱茶

作者:薛能
兩串春團敵夜光,名題天柱印維揚。偷嫌曼倩桃無味, 搗覺嫦娥藥不香。惜恐被分緣利市,盡應難覓為供堂。 粗官寄與真拋卻,賴有詩情合得嘗。

題後集

作者:薛能
詩源何代失澄清,處處狂波汙後生。常感道孤吟有淚, 卻緣風壞語無情。難甘惡少欺韓信,枉被諸侯殺禰衡。 縱到緱山也無益,四方聯絡盡蛙聲。

秋晚送無可上人

作者:薛能
半夜覺鬆雨,照書燈悄然。河聲才淅瀝,舊業近潺湲。 坐滴寒更盡,吟驚宿鶴遷。相思不相見,日短復愁牽。

贈源寂禪師

作者:薛能
瓶缽鎮隨腰,怡然處寂寥。門禪從北祖,僧格似南朝。 性近徒相許,緣多愧未銷。何傳能法慧,此岸要津橋。

褒斜道中

作者:薛能
十驛褒斜到處慵,眼前常似接靈蹤。江遙旋入旁來水, 山豁猶藏向後峰。鳥徑惡時應立虎,畬田閒日自燒鬆。 行吟卻笑公車役,夜發星馳半不逢。

送崔學士赴東川

作者:薛能
羽人仙籍冠浮丘,欲作酇侯且蜀侯,導騎已多行劍閣, 親軍全到近綿州。文翁勸學人應戀,魏絳和戎戍自休。 唯有夜樽歡莫厭,廟堂他日少閒遊。

詠夾徑菊

作者:薛能
夾徑盡黃英,不通人並行。幾曾相對綻,元自兩行生。 叢比高低等,香連左右並。畔搖風勢斷,中夾日華明。 間隔蛩吟隔,交橫蝶亂橫。頻應泛桑落,摘處近前楹。

新柳

作者:薛能
輕輕須重不須輕,眾木難成獨早成。柔性定勝剛性立, 一枝還引萬枝生。天鍾和氣元無力,時遇風光別有情。 誰道少逢知己用,將軍因此建雄名。

使院栽葦

作者:薛能
戛戛復差差,一叢千萬枝。格如僧住處,栽得吏閒時。 筍自廳中出,根從府外移。從軍無宿例,空想夜風吹。

行次靈龕驛寄西蜀尚書

作者:薛能
北客推車指蜀門,乾陽知已近臨坤。從辭府郭常回首, 欲別封疆更感恩。援寡聖朝難望闕,暑催蠶麥得歸村。 雷公解劚沖天氣,白日何辜遣戴盆。

雨霽宿望喜驛

作者:薛能
風雷一罷思何清,江水依然浩浩聲。飛鳥旋生啼鳥在, 後人常似古人情。將來道路終須達,過去山川實不平。 閒想更逢知舊否,館前楊柳種初成。

嘉陵驛

作者:薛能
盡室可招魂,蠻餘出蜀門。雹涼隨雨氣,江熱傍山根。 蠶月繰絲路,農時碌碡村。干將磨欲盡,無位可酬恩。

西縣作

作者:薛能
三年西蜀去如沉,西縣西來出萬岑。樹石向聞清漢浪, 水風初見綠萍陰。平郊不愛行增氣,好井無疑漱入心。 從此漸知光景異,錦都回首盡愁吟。

分山嶺望靈寶峰

作者:薛能
千尋萬仞峰,靈寶號何從。盛立同吾道,貪程阻聖蹤。 嶺奇應有藥,壁峭盡無鬆。那得休於是,蹉跎亦臥龍。

水簾吟

作者:薛能
萬滴相隨萬響兼,路塵天產盡旁沾。源從顥氣何因絕, 派助前溪豈覺添。豪客每來清夏葛,愁人才見認秋簷。 嘉名已極終難稱,別是風流不是簾。

邊城寓題

作者:薛能
孤蹇復飄零,天涯若墮螢。東風吹痼疾,暖日極青冥。 蠶市歸農醉,漁舟釣客醒。論邦苦不早,只此負王庭。

留題

作者:薛能
茶興復詩心,一甌還一吟。壓春甘蔗冷,喧雨荔枝深。 驟去無遺恨,幽棲已遍尋。蛾眉不可到,高處望千岑。

春日北歸舟中有懷

作者:薛能
盡日繞盤飧,歸舟向蜀門。雨幹楊柳渡,山熱杏花村。 淨鏡空山曉,孤燈極浦昏。邊城不是意,回首未終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