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抃 列表第18頁

寄餘慶講僧思辯

作者:趙抃
年光已佔六十四,七十歸來尚六年。顧我久慚迷利祿,與師同約老林泉。政為豈弟聊康俗,心放逍遙自到仙。身寄東州夢南去,山堂依約艮庵前。

至成都有作二首 其一

作者:趙抃
四十年間利祿身,平生疏拙任天真。慚無治跡留青社,喜奉恩華覲紫宸。去國早逢關右雪,下車還入劍南春。為憐錦裡風光好,不倦從來作主人。

次韻王居卿提刑遊雲門山

作者:趙抃
千里崢嶸到忽平,兀然如覺夢魂醒。石通幽室心生白,徑擁寒雲步入青。一水下窺疑絕線,兩山前列似開屏。重城歸去仍堪喜,歲稔人家戶不扃。

送前人過鄉還朝

作者:趙抃
景祐賢科昔共登,長沙賓佐復交承。三千里外今同郡,二十年前舊得朋。贛水帆檣驚遠別,玉峰欄檻到先憑。朝廷正是求材日,欲戀仙鄉算未能。

再有蜀命別王居卿

作者:趙抃
穆陵關望劍門關,岱嶽山連蜀道山。自顧鬆筠根節老,誰憐霜雪鬢毛斑。離家詎謂虞私計,過闕尤欣覲帝顏。叱馭重行君莫訝,古人辭易不辭難。

再登亭偶作

作者:趙抃
氣象三齊古得名,時登表海最高亭。河源一水下青嶂,人物兩城如畫屏。邑報有秋期俗阜,守慚無術濟民靈。從來獄市並容地,且向樽前任醉醒。

和虔守任滿前人香林寺錢別

作者:趙抃
顧我入趨堯闕去,煩公出餞贛江頭。為逢蕭寺千山好,不惜蘭船一日留。清極往來無俗論,道通何處有離憂。分攜豈用驚南北,水闊風高萬里秋。

次韻孔憲重九出巡未回

作者:趙抃
東望迢迢百尺臺,清風徒念故人來。幸空訟缿澄心坐,喜得詩筒盥手開。不覺登高佳節到,未期行旆幾時回。堯山雖與民同樂,阻共車公把酒杯。

次韻孫直言書懷

作者:趙抃
四十驚霜入鬢新,道光休嘆守官貧。榮塗漸快青雲步,寵祿方酬白首親。此日文詞誇世俗,異時才術濟吾民。功名立去何憂晚,要得相期到古人。

酬孔憲將還

作者:趙抃
待月登高悉後時,還轅今喜近郊岐。再圓光彩蟾升漢,未謝馨香菊滿籬。乘暇尋山應有得,許陪觀海不知誰。感君按轡澄清外,遺我瓊瑤兩首詩。

贈玉局李垂應太師

作者:趙抃
坐觀山水地幽清,恬淡沖虛樂性情。跡混光塵宗老氏,術通仙俗似君平。欣逢真侶論根本,恥向權門叩利名。濟世金丹得傳授,先生高隱在青城。

寄謝蒙

作者:趙抃
念公別後固依然,蜀距炎方里數千。劍棧過來才一月,詩筒傳得已三篇。胸藏忠誼堅於石,口吐文章湧似泉。何日解符還闕去,如今朝野不遺賢。

次韻僉判俞尚都官寄兄君然中允致政

作者:趙抃
勇退如公世少儔,樂天知命富春秋。峨峨去得寒宮桂,泛泛歸乘雪水舟。舉目煙霞中有趣,無心軒冕外何求。引高應笑朝閨客,白首龍鍾未肯休。

成都西樓

作者:趙抃
多暇朱欄倚望頻,遠雲開即見峨岷。昔賢初盡經營力,今我獨為優幸人。勝閣簾高惟掩雨,老臺民樂只登春。爭如蜀國西樓好,四序風光日日新。

次韻周敦頤國博見贈

作者:趙抃
蜀川一見無多日,潮水重來複後時。古柏根深容不變,老桐音淡世難知。觀遊邂逅須同樂,離合參差益再思。籬有黃花樽有酒,大家尋賞莫遲疑。

次韻錢顗見贈入學聽講

作者:趙抃
文翁治蜀澤民深,贛守無堪愧士林。長育務先庠序教,講磨思見聖賢心。今茲未肯孤毫善,學者尤宜念寸陰。三百餘篇金石奏,席間願聽得遺音。

南康公餘有作

作者:趙抃
道未中充氣未閎,聖神遭遇本寒生。廷中入愧言無補,嶺下來欣治有名。世路計身焉用巧,古人逢物要推誠。從容章貢臺前望,贛水秋天一樣清。

寄酬梓路運使趙諴度支

作者:趙抃
東川使者駐前旌,西念鄰邦眷舊情。屐齒峻登雲頂寺,詩筒遙寄錦官城。民間樂矣原田稔,境上熙然嶽犴平。聞說提封足和氣,我心歡快為宗盟。

送何孟侯先生之平原

作者:趙抃
束書攜劍出西州,恩舊相歡事遠遊。架上昔曾窮聖卷,幄中今好贊賓籌。也知賢帥須青眼,應念慈闈已白頭。到日欲憑歸信杳,寒鴻成陣叫清秋。

酬楊鴻漸察判見寄

作者:趙抃
進不驚人退不藏,朅來士術惠殊鄉。疏餘益信琴多樂,拙甚方虞錦重傷。顧我未能精俗事,感公偏遺好詩章。懷間得勝千金直,莫謂無人識夜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