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的意思

注音 一 ㄍㄞˋ

拼音 yī gài

詞性 副詞

基本釋義

⒈  全體,沒有例外。

one and all; totally; without exception;


英文 all, without any exceptions, categorically

德語 allesamt, alles zusammen (V)​

法語 totalement, sans exception

國語辭典簡編本

一概「ㄧ ㄍㄞˋ (變)ㄧˊ ㄍㄞˋ」

完全、一律。

造句一概而論、一概作廢

國語辭典修訂本

一概「一 ㄍㄞˋ」

⒈  概,為古代平鬥斛的木條。一概引申為同一標準。

《楚辭·屈原·九章·懷沙》:「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唐·韓愈〈讀皇甫湜公安園池詩書其後〉詩二首之一:「誠不如兩忘,但以一概量。」

⒉  相同、一律。

《後漢書·卷四九·王符傳》:「其輕薄奸軌既陷罪法,怨毒之家冀其辜戮,以解畜憤,而反一概悉蒙赦釋,令惡人高會而誇吒。」
唐·杜甫〈秦州雜詩〉二〇首之四:「萬方聲一概,吾道竟何之。」

⒊  一端、一面。

《淮南子·詮言》:「自樂於內,無急於外,雖天下之大,不足以易其一概。」
《新唐書·卷一七七·韋表微傳》:「尤好春秋。病諸儒執一概,是非紛然,著三傳總例,完會經趣。」

⒋  全部。

《紅樓夢·第一六回》:「小的們只在臨敬門外伺候,裡頭的資訊一概不知。」
《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學監是頂要緊的差使,學生飲食起居,一概都要老兄照料。」

引證解釋

⒈  亦作“一槩”。

⒉  概為古代量糧食時刮平鬥斛之木,引申為同一種標準。

三國 魏 曹植 《黃初五年令》:“諸吏各敬爾在位,孤推一概之平,功之宜賞,於疏必與;罪之宜戳,在親不赦。”
《資治通鑑·晉穆帝永和十二年》:“自古帝王居 中州 者,政化各殊, 趙 為姦詐, 秦 敦信義,豈得一概待之乎!”
胡三省 注:“概所以平鬥斛,一概待之,言無所高下也。”

⒊  一樣;一律。

唐 杜甫 《秦州雜詩》之四:“萬方聲一概,吾道竟何之?”
清 顧炎武 《玉田道中》詩:“我行至北方,所見皆一概。”

⒋  一端;一方面。

漢 王充 《論衡·問孔》:“今 宰 予 雖無力行,有言語。用言,令行缺,有一概矣。”
《新唐書·韋表微傳》:“病諸儒執一概,是非紛然,著《三傳總例》,完會經趣。”

⒌  全部。

《紅樓夢》第五十回:“琴兒 和 顰兒,雲兒 他們搶了許多,我們一概都別作,只他們三人做才是。”
丁西林 《一隻馬蜂》:“你們的事,我老早對你們講過,由你自己去,我一概不管。”
柳青 《銅牆鐵壁》第三章:“聽說全是東河畔人,一概要送 烏龍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