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置的意思

注音 ㄅㄨˋ ㄓˋ

拼音 bù zhì

基本釋義

⒈  不安放。不捨;不止。猶不德。謂不自以為有德。

德語 verweigern, seine Meinung zu sagen

國語辭典修訂本

不置「ㄅㄨˋ ㄓˋ」

⒈  不停止。

《楚辭·劉向·九嘆·惜賢》:「欲卑身而下體兮,心隱惻而不置。」
《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足下若嬲之不置,不過欲為官得人,以益時用耳。」

⒉  不表示。

如:「不置可否」、「不置一辭」。

引證解釋

⒈  不安放。

《史記·周勃世家》:“上居禁中,召 亞夫 賜食,獨置大胾,無切肉,又不置箸, 亞夫 心不平。”

⒉  不捨;不止。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足下若嬲之不置,不過欲為官得人,以益時用耳。”
《新唐書·狄仁傑傳》:“為兒時,門人有被害者,吏就詰,眾爭辨對, 仁杰 誦書不置。”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五:“侍郎一一奏知, 孝宗 稱嘆不置。”
沙汀 《淘金記》第九章:“大家都在羨慕不置的時候, 麼長子 站起來了。”

⒊  猶不德。謂不自以為有德。

《大戴禮記·文王官人》:“有知而不伐,有施而不置。”
汪照 注補:“置,當讀如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