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的意思

注音 ㄓㄨㄥ ㄏㄨㄚˊ

拼音 zhōng huá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古代華夏族多建都於黃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稱之為中華,是漢族最初興起的地方,後各朝疆土漸廣,凡所統轄,皆稱中華,後也借指中國。

振興中華。

China;

⒉  指中原。

⒊  古時對華夏族、漢族的稱謂。

國語辭典修訂本

中華「ㄓㄨㄥ ㄏㄨㄚˊ」

⒈  中華民國的簡稱。參見「中華民國」條。

⒉  古代漢族最初多建都於河南省及其附近區域,以其位居四方之中,文化美盛,故稱其 地為「中華」。後各朝疆土漸廣,凡所轄地,皆稱為「中華」。

晉·桓溫〈請還都洛陽疏〉:「彊胡陵暴,中華蕩覆,狼狽失據。」
《北齊書·卷二一·高幹傳》:「於時,鮮卑共輕中華朝士,唯憚服於昂。」

引證解釋

⒈  古代華夏族多建都於 黃河 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稱之為 中華。後各朝疆土漸廣,凡所統轄,皆稱中華,亦稱 中國。

晉 桓溫 《請還都洛陽疏》:“自強 胡 陵暴,中華蕩覆,狼狽失據。”
《敦煌曲子詞·獻忠心》:“見中華好,與 舜 日同,垂衣理,菊花濃。”
梁啟超 《愛國歌》之一:“泱泱哉,我 中華,最大洲中最大國。”

⒉  指中原。

宋 張淏 《雲谷雜記·侍郎徐公帖》:“樅陽 張監鎮,其先中華人,自其祖寓 武義,邦憲 與之鄰居有年矣。”
明 何景明 《彭生行》:“王 嚴 楊 馬 各挺出,異才豈必生中華。”

⒊  古時對華夏族、漢族的稱謂。

《北齊書·高昂傳》:“於時, 鮮 卑 共輕中華朝士,唯憚服於 昂。”
明 黃溥 《閒中今古錄摘抄》:“且如胡 元 只任胡族為正官,中華人官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