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時的意思

注音 ㄨˇ ㄕˊ

拼音 wǔ shí

基本釋義

⒈  謂春、夏、季夏、秋、冬五個時令。泛指一年四季。佛教語。天台宗謂佛陀從成道至涅槃所說之法,可以分為五個時期,即華嚴時、鹿苑時、方等時、般若時和法華涅槃時。

引證解釋

⒈  謂春、夏、季夏、秋、冬五個時令。泛指一年四季。

《呂氏春秋·任地》:“五時見生而樹生,見死而穫死。”
高誘 注:“五時,五行生殺之時也。”
陳奇猷 校釋:“五時者,春、夏、秋、冬、季夏也。本書《十二紀》,春屬木,夏屬火,秋屬金,冬屬水,而於《季夏》之末別出中央土一節,是以木、火、金、水、土五行配屬春、夏、秋、冬四季,即所謂五時也。”
《隋書·王劭傳》:“伏願遠遵先聖,於五時取五木以變火,用功甚少,救益方大。”

⒉  佛教語。天台宗謂佛陀從成道至涅槃所說之法,可以分為五個時期,即華嚴時、鹿苑時、方等時、般若時和法華涅槃時。

南朝 樑 劉孝標 《<昭明太子集>序》:“五時密教,月猶鏡象;一乘妙旨,觀若掌珠。”
清 龔自珍 《總正歷代所譯一切經》:“釋迦 既沒, 阿難 結集 釋迦 一代五時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