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狸的意思

注音 ㄅ一ˋ ㄌ一ˊ

拼音 bì lí

基本釋義

⒈  見“佛狸”。

引證解釋

⒈  北魏 拓跋燾 ( 太武帝 )的小字。

《宋書·索虜傳》:“嗣 死,謚曰 明元皇帝,子 燾 字 佛貍 代立。”
宋 辛棄疾 《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楊濟翁周顯先韻》:“誰道投鞭飛渡,憶昔鳴髇血汙,風雨 佛貍 愁。”
《資治通鑑·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並寫臺格以與之雲:‘斬 佛貍 首,封萬戶侯。’”
胡三省 注:“佛,讀如弼。”

⒉  借指 江蘇 六合縣。因縣城東南有 瓜步山,山上有 佛貍祠,故名。

清 陳維崧 《減字木蘭花·廣陵旅邸送三弟緯南歸》詞:“佛狸 城下,兄弟禪房通夜話。”
清 陳維崧 《添字昭君怨·夜泊鑾江》詞:“萬家簾幙火微明, 佛狸 城。”

⒊  借指北方少數民族入侵者。

宋 陸游 《自鳳州來客言岐雍間事悵然有感》詩:“前日已傳天狗墮,今年寧許佛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