僭偽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ㄢˋ ㄨㄟˇ

拼音 jiàn wěi

基本釋義

⒈  指越禮不軌之事。

⒉  舊指割據一方的非正統的王朝政權。

引證解釋

⒈  指越禮不軌之事。

《後漢書·孔融傳》:“是時 荊州 牧 劉表 不供職貢,多行僭偽,遂乃郊祀天地,擬斥乘輿。”

⒉  舊指割據一方的非正統的王朝政權。

《宋書·武帝紀下》:“姦宄具殲,僭偽必滅。”
宋 周煇 《清波別志》捲上:“內外相制,無輕重之患,所以能削平僭偽,馴至丕平。”
清 趙翼 《甌北詩話·高青丘詩》:“獨是 張士誠 有 浙右 時,群彥多受其宮, 青邱 獨屏居 吳淞江 上,其不仕僭偽,已有卓識。”
白壽彝 《談史學遺產》:“《通鑑綱目》強調正統,就是要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專擁護某一皇朝的統治,而對於反對這種統治的政治力量一概稱作‘僭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