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觀之誅的意思

注音 ㄌ一ㄤˇ ㄍㄨㄢ ㄓ ㄓㄨ

拼音 liǎng guān zhī zhū

基本釋義

⒈  語本漢·劉向《上災異封事》:“自古明聖,未有無誅而治者也,故舜有四放之罰,而孔子有兩觀之誅,然後聖化可得而行也。”後遂以“兩觀之誅”喻指為了國家安定而對亂臣賊子所施行的必要的殺戮。

引證解釋

⒈  參見“兩觀”。參見“兩觀”。

語本 漢 劉向 《上災異封事》:“自古明聖,未有無誅而治者也,故 舜 有四放之罰,而 孔子 有兩觀之誅,然後聖化可得而行也。”
後遂以“兩觀之誅”喻指為了國家安定而對亂臣賊子所施行的必要的殺戮。 《隋書·高祖紀上》:“近者內有艱虞,外聞妖寇,以鷹鸇之志,運帷帳之謀,行兩觀之誅,掃萬里之外。”
唐 楊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縣學先聖廟堂碑文》:“奸雄獨立,初明兩觀之誅;正教未行,仍赦同狴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