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典的意思

注音 ㄌ一ㄡˋ ㄉ一ㄢˇ

拼音 liù diǎn

基本釋義

⒈  謂古代六方面的治國之法。

⒉  隋宮廷中的女官。

⒊  《唐六典》的省稱。

國語辭典修訂本

六典「ㄌ一ㄡˋ ㄉ一ㄢˇ」

⒈  周代輔佐帝王治理邦國的六種法典。即治典、禮典、教典、政典、刑典、事典。

《周禮·天官·大宰》:「大宰之職,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
《文選·張衡·東京賦》:「建象魏之兩觀,旌六典之舊章。」

⒉  隋代宮廷中的女官。即典琮、典贊、典櫛、典器、典執、典會。

《隋書·卷三六·后妃傳·序》:「又採漢、晉舊儀,置六尚、六司、六典,遞相統攝,以掌宮掖之政。」

引證解釋

⒈  謂古代六方面的治國之法。

《周禮·天官·大宰》:“大宰之職,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一曰治典,以經邦國,以治官府,以紀萬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國,以教官府,以擾萬民;三曰禮典,以和邦國,以統百官,以諧萬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國,以正百官,以均萬民;五曰刑典,以詰邦國,以刑百官,以糾萬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國,以任百官,以生萬民。”
《文選·張衡<東京賦>》:“建象魏之兩觀,旌六典之舊章。”
薛綜 注:“言所以立兩觀者,欲表明六典舊章之法。”
唐 褚亮 《祭方丘樂章·肅和》:“九宮肅列,六典相儀。”

⒉  隋 宮廷中的女官。“六典”是:一典琮,掌琮璽器玩;二典贊,掌導引內外命婦朝見;三典櫛,掌巾櫛膏沐;四典器,掌樽彝器皿;五典執,掌扇傘燈燭;六典會,掌財帛出入。

《隋書·后妃傳序》:“開皇 二年,著內官之式……又採 漢 晉 舊儀,置六尚、六司、六典,遞相統攝,以掌宮掖之政。”

⒊  《唐六典》的省稱。

唐 韓愈 《請復國子監生徒狀》:“國子監應三舘學士等,準《六典》。”
廖瑩中 注:“《唐六典》三十卷, 開元 十年,起居舍人 陸堅 被詔撰, 玄宗 手寫六條曰:理典、教典、禮典、政典、刑典、事典。至二十六年書成。”
姚華 《論文後編》:“典之稱名,原始《尚書·堯典》一篇,後乏繼者,雖古有《五典》, 唐 有《六典》,然《五典》書不傳,《六典》雖傳,要都為總部,不屬專篇,名或相因,體不相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