卮言的意思

注音 ㄓ 一ㄢˊ

拼音 zhī yán

基本釋義

⒈  亦作“巵言”。

⒉  自然隨意之言。一說為支離破碎之言。語出《莊子·寓言》:“巵言日出,和以天倪。”成玄英疏:“巵,酒器也。日出,猶日新也。天倪,自然之分也。和,合也……無心之言,即卮言也。是以不言,言而無系傾仰,乃合於自然之分也。又解:巵,支也。支離其言,言無的當,故謂之卮言耳。”後人亦常用為對自己著作的謙詞,如《藝苑卮言》、《經學卮言》。

國語辭典修訂本

卮言「ㄓ 一ㄢˊ」

⒈  無頭無尾、支離破碎的言辭。後亦作為對自己作品的謙詞。

《莊子·天下》:「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

引證解釋

⒈  亦作“巵言”。自然隨意之言。一說為支離破碎之言。

語出《莊子·寓言》:“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成玄英 疏:“巵,酒器也。日出,猶日新也。天倪,自然之分也。和,合也……無心之言,即巵言也。是以不言,言而無係傾仰,乃合於自然之分也。又解:巵,支也。支離其言,言無的當,故謂之巵言耳。”
後人亦常用為對自己著作的謙詞,如《藝苑卮言》、《經學卮言》。 清 秦篤輝 《平書·文藝下》:“理以無枝葉為上,文以有波瀾為上。枝葉,非波瀾也,理外之卮言耳。”
清 魏源 《再書<宋名臣言行錄>後》:“雖 韓魏公、歐陽文忠公 德業,皆據小説卮言,議其疏防危身為莫大罪,議其暱妓挾私,誣謗 錢氏,等諸穢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