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的意思

注音 ㄍㄨㄛˊ ㄩˇ

拼音 guó yǔ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中國主要方言,全國約五分之四地方使用。

Chinese national language;

⒉  中國學校和政府過去所用的官方語言,現在叫做普通話。

common speech;

⒊  過去指中、小學的語文課。

chinese as a subject in middle school or in primary school;

相反詞

方言 外語 語言

國語辭典簡編本

國語「ㄍㄨㄛˊ ㄩˇ」

1.全國或全民族統一使用的標準語。相對於方言而言。

造句他說得一口標準國語

2.書名。春秋時左丘明撰,二十一卷。分別記載周、魯、齊、晉、鄭、楚、吳、越等八國的事蹟,自周穆王起,至魯悼公止,共五百餘年,為分國紀事的史書。

造句在我國的史書中,《國語》是第一本國別史的著作。 △春秋外傳

國語辭典修訂本

國語「ㄍㄨㄛˊ ㄩˇ」

⒈  全國統一使用的標準語,有別於方言。

方言 外語

⒉  本國特有的語言。如清代稱滿洲語為「國語」。

⒊  書名。春秋時左丘明撰,二十一卷。分別記載周、魯、齊、晉、鄭、楚、吳、越等八 國的事蹟,自周穆王起,至魯悼公止,共歷五百餘年,為一分國紀事之史。

引證解釋

⒈  指本族或本國共同使用的語言。

《隋書·經籍志一》:“又 後魏 初定中原,軍容號令,皆以夷語。後染華俗,多不能通,故録其本言,相傳教習,謂之‘國語’。”
《元史·顯宗傳》:“撫循部曲之暇,則命 也滅堅 以國語講《通鑑》。”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一:“故命文臣依國語製國書,不用蒙古、漢字。”

⒉  我國舊時稱普通話為國語。

⒊  舊時指中、小學的語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