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的意思

注音 ㄉㄚˋ ㄍㄨㄥ

拼音 dà gōng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中世紀歐洲國家君主或大封建主的一種稱號。地位低於國王,高於公爵。其轄地稱為“大公國”。如基輔羅斯、保加利亞、摩爾多瓦等國的君主都曾稱大公,而奧地利則長期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個大公國。

德語 Großherzog (Gesch)​

法語 grand-duc

國語辭典修訂本

大公「ㄉㄚˋ ㄍㄨㄥ」

⒈  極公平無私。

漢·劉向《說苑·卷一四·至公》:「楚共王出獵而遺其弓,左右請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聞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遺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仲尼所謂大公也。」

至公

⒉  大伯。對父輩的尊稱。

《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隔壁張大公是老鄰舍,從小兒看你大,你可過去作別一聲。」

⒊  歐洲對介於國王與公爵之間,地位在公爵之上,擁有獨立主權的王子的稱號。

⒋  俗稱房屋建築物公共設施的一部分。泛指所有住戶全體共同使用分攤的部分,如屋頂突出物、大廳、門廓、地下避難室與樓梯間、法定停車位、機電裝置室、水塔及公用遊樂空間等。

引證解釋

⒈  謂以天下為公。

漢 劉向 《說苑·至公》:“古有行大公者,帝 堯 是也……得 舜 而傳之,不私於其子孫也。”

⒉  極其公正。

宋 周煇 《清波別志》捲上:“徽宗 嘗對輔臣語及 元祐、紹聖 事,皆欲以大公至正之道,扶偏救弊。”
清 顧炎武 《酬李處士因篤》:“吾道貴大公,片言折邪妄。”
鄒韜奮 茅盾 等《我們對於國事的態度和主張》:“深望領導抗戰之領袖與政府,以大勇大公之心,毅然決然,當機立斷。”

⒊  即 太公望 ( 呂尚 )。輔佐 武王 滅 商 有功,封於 齊。

《左傳·僖公四年》:“昔 召康公 命我先君 大公 曰:‘五侯九伯,女實徵之,以夾輔 周 室!’”
劉文淇 疏證:“太公,謂 呂尚 也…… 樑履繩 曰:‘始封之君,子孫尊為太公。 《齊世家》:文王 得吾先君 太公。《田敬仲世家》亦稱 田和 為太公,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