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孑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ㄝˊ ㄐ一ㄝˊ

拼音 jié jié

基本釋義

⒈  特出、獨立貌。

⒉  特立,出眾。多指才能、人品等。

⒊  孤單,孤寂。

⒋  細行,小惠。

⒌  倏忽,突然。

⒍  猶汲汲。急切、努力從事貌。

⒎  蹙迫,艱難。


英文 outstanding, conspicuous, prominent, tiny

國語辭典修訂本

孑孑「ㄐ一ㄝˊ ㄐ一ㄝˊ」

⒈  特出的樣子。

《詩經·鄘風·幹旄》:「孑孑幹旄,在浚之郊。」

⒉  細小。

唐·韓愈〈原道〉:「彼以煦煦為仁,孑孑為義,其小之也則宜。」

⒊  孤單。

唐·韓愈〈食曲河驛〉詩:「而我抱重罪,孑孑萬里程。親戚頓乖角,圖史棄縱橫。」

引證解釋

⒈  特出、獨立貌。

《詩·鄘風·幹旄》:“孑孑幹旄,在 浚 之郊。”
朱熹 集傳:“孑孑,特出之貌。”
陳奐 傳疏:“孑孑,猶桀桀,特立之意。”
唐 張說 《贈陳州刺史義陽王碑》:“孑孑三旐,連舳歸飛,遙遙 百越,經途瞻嘆。”
宋 司馬光 《送茹屯田孝標知無為軍》詩:“疊鼓鳴鐃迎候新,軍牙孑孑倚 淮 津。”

⒉  特立,出眾。多指才能、人品等。

《資治通鑑·唐僖宗光啟元年》:“今 緒 猜刻不仁,妄殺無辜,軍中孑孑者受誅且盡,子鬚眉若神,騎射絶倫,又為前鋒,吾竊為子危之!”
胡三省 注:“孑孑,特立之貌。”
宋 沉遼 《宋太子中舍張傳師墓誌銘》:“蓋君不以孑孑為譽,而識者默知其為能。”
清 顧炎武 《與任鈞衡》:“兄至今日而能孑孑不隨流俗,竟作羲皇上人,知所得實深。”

⒊  孤單,孤寂。

唐 韓愈 《食曲河驛》詩:“而我抱重罪,孑孑萬里程;親戚頓乖角,圖史棄縱橫。”
宋 洪邁 《夷堅丙志·小溪縣令妾》:“妾窮獨難久處,四顧孑孑,更無親戚可依,曉夕思之,惟有一死。”
清 李漁 《巧團圓·夢訊》:“小生 姚繼,字 克承,楚 之 漢陽 人也。幼失二親,長無一時,孑孑孤行於世上,亭亭獨立於人前。”

⒋  細行,小惠。

唐 韓愈 《原道》:“彼以煦煦為仁,孑孑為義,其小之也則宜。”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凡有字人之責者,幸勿謂煦煦孑孑,薄而不為也。”

⒌  倏忽,突然。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怪術》:“﹝ 李秀才 ﹞叱其僧曰:‘粗行阿師,爭敢輒無禮,拄杖何在,可擊之!’其僧房門後有笻杖孑孑跳出,連擊其僧。”

⒍  猶汲汲。急切、努力從事貌。

宋 曾鞏 《王容季墓誌銘》:“﹝ 容季 ﹞為人自重,不馳騁衒鬻,亦不孑孑為名。”
清 惲敬 《姚江學案書後二》:“至 朱子 之學,其榘度繩尺與聖人之教皆一轍焉,惟兢兢然孑孑然自拔於禪。”

⒎  蹙迫,艱難。

清 曾國藩 《復劉霞仙中丞書》:“直隸 終年亢旱,去秋未種宿麥,今歲夏收失望,疆吏對此,如坐鍼氈,公私孑孑,都無好懷。”
清 薛福成 《敘疆臣建樹之基》:“終歲所徵以供地方留支之費、及水陸經制兵餉,尚覺孑孑不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