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和尚的意思

注音 ㄅㄨˋ ㄉㄞˋ ㄏㄜˊ ㄕㄤˋ

拼音 bù dài hé shàng

基本釋義

⒈  五代時僧人。名契此,明州奉化(今屬浙江)人。傳說常以杖挑一布袋入市,見物即乞,出語無定,隨處寢臥,形如瘋癲。世人稱他為彌勒化身。佛教寺廟山門裡供奉的笑口常開的大肚彌勒,相傳是他的造像。

德語 Hotei (Sprachw)​

國語辭典修訂本

布袋和尚「ㄅㄨˋ ㄉㄞˋ ㄏㄜˊ ㄕㄤˋ」

⒈  五代的一位高僧。法名契此,又號長汀子。明州奉化人。以神異著稱,常用杖揹負一隻布袋入市,故稱為「布袋和尚」。因他圓寂前說了「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時人認為其為彌勒的化身。相傳在中國多數佛教寺院裡所供奉的大肚彌勒,即為他的造像。

引證解釋

⒈  五代 時僧人,世傳為 彌勒菩薩 的應化身。 《景德傳燈錄·明州布袋和尚》謂其自稱 契此,時號 長汀子布袋師。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中:“昔 四明 有異僧,身矮而皤腹,負一布囊,中置百物,於稠人中時傾寫於地曰:‘看,看!’人皆目為 布袋和尚,然莫能測。臨終作偈曰:‘ 彌勒 真 彌勒,分身百千億。時時識世人,時人總不識。’於是隱囊而化。今世遂塑畫其像為 彌勒菩薩 以事之。”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餘·方外玄蹤》:“布袋和尚 者,在 奉化縣 嶽林寺,嘗皤腹,以杖荷一布袋,凡供身之具盡貯袋中,隨處偃臥;天將雨,即著溼草履,驟行途中;遇亢暘,即曳高齒木屐,豎膝而睡。 樑 貞明 三年,於寺中東廊石上端坐而逝。今 杭州 諸寺皆塑其像,撫膝袒懷,開口而笑,荷布袋於傍,蓋僧家藉此以示雲遊之狀,為募化之資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