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黃的意思

注音 ㄊ一ㄝ ㄏㄨㄤˊ

拼音 tiē huáng

基本釋義

⒈  貼黃。唐時敕書用黃紙,凡有更改的地方,仍以黃紙貼之,謂之帖黃。後世上奏狀札子,摘舉要旨,寫在另外的紙上,貼附於後,亦稱“帖黃”。

引證解釋

⒈  貼黃。

唐 時敕書用黃紙,凡有更改的地方,仍以黃紙貼之,謂之帖黃。後世上奏狀札子,摘舉要旨,寫在另外的紙上,貼附於後,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黃敕既行,下有小異同,曰帖黃。一作押黃。”
《新唐書·宦者傳上·馬存亮》:“樞密使無聽事,唯三楹舍藏書而已。今堂狀帖黃決事,此 楊復恭 奪宰相權之失也。”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帖黃》:“今人具奏,自摘大旨,用白紙帖之,亦名帖黃。始於 崇禎 元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