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使的意思

注音 ㄘㄞˇ ㄈㄤˇ ㄕˇ

拼音 cǎi fǎng shǐ

基本釋義

⒈  官名。唐開元二十一年分全國為十五道,每道置採訪處置使,簡稱採訪使,掌管檢查刑獄和監察州縣官吏。天寶後改為但考課官吏,不得干預他政。幹元以後,各地兵起,廢採訪使而置防禦使。

國語辭典修訂本

採訪使「ㄘㄞˇ ㄈㄤˇ ㄕˇ」

⒈  職官名。唐代擔任巡視各州、察訪善惡、考核諸道官員政績的特任官。見唐·杜佑《通典·卷三二·職官州郡上》。

引證解釋

⒈  官名。 唐 開元 二十一年分全國為十五道,每道置採訪處置使,簡稱採訪使,掌管檢查刑獄和監察州縣官吏。 天寶 後改為但考課官吏,不得干預他政。 乾元 以後,各地兵起,廢採訪使而置防禦使。

唐 韓愈 《裴君墓誌銘》:“大父 曠,御史中丞,京畿採訪使。”
亦省作“採訪”。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開元 已前,有事於外則命使臣,否則止。自置八節度、十採訪,始有坐而為使,其後名號益廣。”
參閱《通典·職官十四》、《文獻通考·職官十五》。官名。 唐 初於各道設按察使, 開元 時改設採訪處置使,簡稱“採訪使”,掌舉劾所屬州縣官吏。 肅宗 以後改為觀察處置使。 宋 洪邁 《容齋三筆·唐觀察使》:“唐 世於諸道置按察使,後改為採訪處置使,治於所部之大郡。既又改為觀察,其有戎旅之地,即置節度使。分天下為四十餘道,大者十餘州,小者二、三州,但令訪察善惡,舉其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