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筆的意思

注音 ㄨㄣˊ ㄅ一ˇ

拼音 wén bǐ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寫作的技巧;文章的風格。

文筆流暢。

style of writing;

⒉  指文章。

writings;

國語辭典簡編本

文筆「ㄨㄣˊ ㄅㄧˇ」

辭彙、文藻。

造句他的文筆流利生動,不時都有作品登載在報章雜誌上。

國語辭典修訂本

文筆「ㄨㄣˊ ㄅ一ˇ」

⒈  六朝稱文章有韻者為「文」,無韻者為「筆」。

《晉書·卷七七·蔡謨傳》:「謨博學,於禮儀宗廟制度多所議定,文筆議論,有集行於世。」

⒉  文章、文辭。

《晉書·卷八二·習鑿齒傳》:「鑿齒少有志氣,博學洽聞,以文筆著稱 。」
《南史·卷六八·劉師知傳》:「博涉書傳,工文筆,善儀體。」

引證解釋

⒈  文辭,文章。

《晉書·習鑿齒傳》:“鑿齒 少有志氣,博學洽聞;以文筆著稱。”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元和 已後,為文筆,則學奇詭於 韓愈,學苦澀於 樊宗師。”
巴金 《沉落集·化雪的日子》:“我剛剛讀完了一部傳記,為書中的情節和文筆所感動,非常興奮。”

⒉  指文章的筆法或風格。

《北齊書·封隆之傳》:“孝琰 文筆不高,但以風流自立,善於談謔。”
唐 司空圖 《題<柳柳州集>後》:“張曲江 五言沉鬱,亦其文筆也。”

⒊  六朝時期分文章為文、筆兩大類。有韻者為文,無韻者為筆。

南朝 樑 劉勰 《文心雕龍·總術》:“今之常言,有文有筆,以為無韻者筆也,有韻者文也。”
章炳麟 《文學說例》:“由 魏 逮 唐,分異文筆。”

⒋  淹 “探懷中得五色筆”一枝奉還,從此文才大減。

指五色筆。傳說 南朝 樑 文學家 江淹,晚年夢見 晉 郭璞 對他說:“吾有筆在卿處,可以見還。”
見《南史·江淹傳》。後因以指文才。 唐 王勃 《秋日楚州郝司戶宅遇餞崔使君序》:“請揚文筆,共記良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