斟尋的意思

注音 ㄓㄣ ㄒㄨㄣˊ

拼音 zhēn xún

基本釋義

⒈  亦作“斟鄩”。

⒉  古國名。夏同姓諸侯國。轄境在今山東省濰坊市西南。

⒊  複姓。古有斟尋氏。禹之後,以封國為姓。見《史記·夏本紀論》。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斟鄩”。

⒉  古國名。 夏 同姓諸侯國。轄境在今 山東省 濰坊市 西南。

《左傳·襄公四年》:“﹝ 寒浞 ﹞使 澆 用師,滅 斟灌 及 斟尋氏。”
杜預 注:“二國, 夏 同姓諸侯, 仲康 之子。”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二》:“北海 有 斟縣。京相璠 曰:‘故 斟尋國,禹 後。’”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一編第二章第一節:“太康 失位,逃到同姓部落 斟鄩。羿 滅 斟鄩,立 仲康。”

⒊  複姓。古有 斟尋氏。禹 之後,以封國為姓。見《史記·夏本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