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昧的意思

注音 ㄏㄨㄟˋ ㄇㄟˋ

拼音 huì mèi

基本釋義

⒈  昏暗,陰暗。

⒉  猶愚昧。

⒊  隱晦不明;模糊不清。

國語辭典修訂本

晦昧「ㄏㄨㄟˋ ㄇㄟˋ」

⒈  天色陰沉、昏暗。

南朝梁·吳均〈送柳吳興竹亭集〉詩:「躑躅牛羊下,晦昧崦嵫色。」
唐·韓愈〈謁衡岳廟遂宿嶽寺題門樓〉詩:「我來正逢秋雨節,陰氣晦昧無清風。」

⒉  隱晦不明、模糊不清。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四·灤陽續錄六》:「廟祝棋道士病其晦昧,使畫工以墨鉤勒,遂似削圓方竹。」

⒊  愚昧無知。

《北齊書·卷三·文襄帝紀》:「彼當嗤僕之過迷,此亦笑君之晦昧。」

引證解釋

⒈  昏暗,陰暗。

南朝 樑 吳均 《送柳吳興竹亭集》詩:“躑躅牛羊下,晦昧崦嵫色。”
唐 韓愈 《謁衡岳廟遂宿嶽寺題門樓》詩:“我來正逢秋雨節,陰氣晦昧無清風。”
宋 梅堯臣 《日蝕》詩:“不覺有物來晦昧,團團一片如頑銅。”
清 東軒主人 《述異記·七洲洋中怪異》:“一夜陰雲晦昧,星月無光。”

⒉  猶愚昧。

《尹文子》佚文:“專用聰明,則功不成;專用晦昧,則事必悖。”
《北齊書·文襄帝紀》:“彼當嗤僕之過迷,此亦笑君晦昧。”

⒊  隱晦不明;模糊不清。

宋 張炎 《詞源·清空》:“詞要清空,不要質實。清空則古雅峭拔,質實則凝澀澀晦昧。”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六》:“歲久,壁上黴跡隱隱成峰巒起伏之形……廟祝棋道士病其晦昧,使畫工以墨鉤勒,遂似削圓方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