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文生義的意思

注音 ㄨㄤˋ ㄨㄣˊ ㄕㄥ 一ˋ

拼音 wàng wén shēng yì

詞性 成語

基本釋義

⒈  指沒弄懂字句真正含義,只從字面上做想當然的解說。

take the words too literally; interpret without real understanding;

相似詞

妄生穿鑿 不求甚解 斷章取義 望文生訓 顧名思義

相反詞

字斟句酌 精益求精 貫通融會 融會貫通

國語辭典簡編本

望文生義「ㄨㄤˋ ㄨㄣˊ ㄕㄥ ㄧˋ」

直接從字面上解釋,而不求了解詞句正確的內容。

造句讀書不求甚解,單憑望文生義就下論斷是十分不應該的事。

國語辭典修訂本

望文生義「ㄨㄤˋ ㄨㄣˊ ㄕㄥ 一ˋ」

⒈  穿鑿附會字面上的意思,而不求瞭解詞句正確的內容。也作「緣文生義」。

《孽海花·第四回》:「不論一名一物,都要有切實證據,才許你下論斷,不能望文生義。」

引證解釋

⒈  不推求詞句的確切涵義,只從字面上去附會,作出錯誤的解釋。

清 葉廷琯 《吹網錄·胡注望文生義之誤》:“昔 顧澗翁 謂 梅磵 雖熟乙部,間有望文生義,乃違本事。”
清 張之洞 《輶軒語·語學》:“空談臆説,望文生義。”
胡適 《清代學者的治學方法》四:“‘望文生義’的例,如《老子》‘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王弼 與 河上公 都把‘施’當作‘施為’解。 王念孫 證明‘施’字當讀為‘迆’,作‘邪’字解。”
亦作“望文生訓”。 清 朱駿聲 《說文通訓定聲·臨部》:“《左襄二十六傳》‘王夷師熸’ 杜 注:‘ 吳 楚 之間謂火滅為熸。’按即‘潛’字之變, 杜 望文生訓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