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屨的意思

注音 ㄓㄤˋ ㄐㄨˋ

拼音 zhàng jù

基本釋義

⒈  手杖與鞋子。古禮,五十歲老人可扶杖;又古人入室鞋必脫於戶外,為尊敬長輩,長者可先入室,後脫鞋。

⒉  對老者、尊者的敬稱。

⒊  拄杖漫步。

國語辭典修訂本

杖屨「ㄓㄤˋ ㄐㄨˋ」

⒈  杖,手杖。屨,以麻、葛織成的鞋子。杖屨皆為出行時的用具。金·段克己〈漁家傲·龍尾溝邊飛柳絮〉詞:「花底醉眠留杖屨,花上露,隨風散漫飄香霧。」也作「杖履」。

引證解釋

⒈  手杖與鞋子。古禮,五十歲老人可扶杖;又古人入室鞋必脫於戶外,為尊敬長輩,長者可先入室,後脫鞋。

《禮記·曲禮上》:“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屨,視日蚤莫,侍坐者請出矣。”
鄭玄 注:“撰猶持也。”
孔穎達 疏:“撰杖屨者,則君子自執杖,在坐著屨。”
《舊唐書·宦官傳·楊復恭》:“詔 復恭 致仕,賜杖屨。”

⒉  對老者、尊者的敬稱。

唐 杜甫 《詠懷》之二:“南為 祝融 客,勉強親杖屨,結託老人星, 羅浮 展衰步。”
仇兆鰲 注:“盧 注:衡山 有 祝融峰,董鍊師 在焉,故思一親其杖屨。”
宋 司馬光 《祭穎公文》:“承乏諫垣,造請有禁,不親杖屨,殆將再期,豈意一朝忽為永訣。”

⒊  拄杖漫步。

唐 杜甫 《祠南夕望》詩:“興來猶杖屨,目斷更雲沙。”
宋 辛棄疾 《水調歌頭·盟鷗》詞:“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
明 許時泉 《同甲會》:“杖屨問從何處,蒼山赤葉林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