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的意思

注音 ㄍㄜˊ ㄕˋ

拼音 gé shì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官吏處事的規則法度;一定的規格樣子。

描圖格式。
書信格式。

form; pattern;


英文 form, specification, format

德語 Form, Format, Spezifikation (S)​

法語 formule, forme

國語辭典簡編本

格式「ㄍㄜˊ ㄕˋ」

規格形式。

造句公文書寫,依照用途或對象的不同,而有一定的格式

國語辭典修訂本

格式「ㄍㄜˊ ㄕˋ」

⒈  規則法度。

《北史·卷六三·蘇綽傳》:「帝令朝臣釐改舊法,為一代通典,律令格式,多威所定。」

方式 格局 形式 式樣

⒉  規格樣式。

《紅樓夢·第五三回》:「故其格式配色皆從雅本來,非一味濃豔匠工可比。」

引證解釋

⒈  官吏處事的規則法度。

《北史·崔仲方傳》:“時 武帝 陰有滅 齊 志, 仲方 獻二十策,帝大奇之。復與少內史 趙芬 刪定格式。”
唐 李冗 《獨異志》卷中:“漢高祖 既入關,諸將刼珠玉寳貨,唯 蕭何 獨收 秦 格式律令,卒為 漢 名相,功居第一。”
《新五代史·梁太祖紀下》:“十二月癸酉,頒律令格式。”
宋 葉適 《新書》:“本朝以律為經,而勅令格式隨時脩立。”

⒉  一定的規格樣式。

《北史·韓麒麟傳》:“吉凶之禮,備為格式;令貴賤有別,人歸樸素。”
宋 周煇 《清波雜誌》卷六:“元豐 四年, 於闐國 上表,稱 於闐國 僂儸 大福力量 知文法 黑汗王,書與東方日出處大世界田地主 漢 家阿舅大官家云云,如此等語言,恐藩服自有格式。”
清 趙翼 《甌北詩話·七言律》:“沉 宋 諸人,益講求聲病,於是五七律遂成一定格式。”
洪深 《電影戲劇表演術》第二章:“情緒的發洩,至少就有上述的三大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