牿亡的意思

注音 ㄍㄨˋ ㄨㄤˊ

拼音 gù wáng

基本釋義

⒈  受遏制而消亡。

引證解釋

⒈  受遏制而消亡。

《孟子·告子上》:“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牿亡之矣。”
一本作“梏亡”。 王夫之 稗疏:“牿亡之牿,從牛從告,牛馬牢也……《集註》訓牿為械,以牿為梏之夫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梅女》:“官卑者愈貪,其常情然乎?三百誣姦,夜氣之牿亡盡矣。”
清 魏源 《默觚上·學篇二》:“旦而憧擾,與長寐同,旦而牿亡,與晝寢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