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兵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ㄚˇ ㄅ一ㄥ

拼音 jiǎ bīng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鎧甲和兵器。

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詩·秦風·無衣》
甲兵頓弊。——宋·蘇軾《教戰守》

armour and weaponry; military equipment;

⒉  兵士或軍隊。

抑王興甲。——《孟子·梁惠王上》

soldier in armout;

國語辭典修訂本

甲兵「ㄐ一ㄚˇ ㄅ一ㄥ」

⒈  鎧甲和兵械。泛指兵器。

《詩經·秦風·無衣》:「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韓非子·十過》:「府無儲錢,庫無甲兵。」

⒉  武裝的士兵。亦泛指軍隊。

《荀子·王制》:「故不戰而勝,不攻而得,甲兵不勞而天下服。」
《南史·卷六〇·傅昭傳》:「及昭至,有人夜見甲兵出。」

⒊  戰爭、戰亂。

《左傳·哀公十一年》:「胡簋之事,則嘗學之矣;甲兵之事,未之聞也。」
唐·杜甫〈夜〉詩二首之二:「甲兵年數久,賦斂夜深歸。」

引證解釋

⒈  鎧甲和兵械。泛指兵器。

《詩·秦風·無衣》:“王於興師,脩我甲兵,與子偕行。”
《韓非子·十過》:“城廓不治,倉無積粟,府無儲錢,庫無甲兵,邑無守具。”
《新五代史·晉高祖紀》:“冬十月辛巳,禁造甲兵。”
《清史稿·鄭獻親王齊爾哈朗傳》:“我國肇興,治弓矢,繕甲兵,視將士若赤子,故人爭效死,每戰必克。”

⒉  披甲的士兵。亦指軍隊。

《荀子·王制》:“故不戰而勝,不攻而得,甲兵不勞而天下服。”
《南史·傅昭傳》:“及 昭 至,有人夜見甲兵出。”
唐 高蟾 《宋汴道中》詩:“甲兵年正少,日久戍天涯。”
《東周列國志》第七四回:“門幕中果伏有甲兵。”

⒊  指戰爭;戰亂。

《左傳·哀公十一年》:“胡簋之事,則嘗學之矣;甲兵之事,未之聞也。”
漢 袁康 《越絕書·內傳陳成恆》:“其君愚而不仁,其大臣偽而無用,其士民有惡聞甲兵之心。”
唐 杜甫 《夜》詩之二:“甲兵年數久,賦斂夜深歸。”
宋 陳與義 《夜賦》:“腐儒憂平世,況復值甲兵。”
元 薩都剌 《過居庸關》詩:“上天胡不呼六丁,驅之海外消甲兵?”
明 鄭善夫 《秋夜》詩:“獨客尚未送貧賤,四方況是多甲兵。”

⒋  清 代旗兵的一等兵。

《清會典事例·兵部三·官制》:“又由驍騎校內,每翼派委虛銜防禦一員,章京一員,並由甲兵內派委外官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