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汗的意思

注音 ㄅㄞˊ ㄏㄢˋ

拼音 bái hàn

基本釋義

⒈  因勞累、惶恐、緊張而流的汗;虛汗。

國語辭典修訂本

白汗「ㄅㄞˊ ㄏㄢˋ」

⒈  用力或驚懼時所流的汗。

《戰國策·楚策四》:「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
《晉書·卷九四·隱逸傳·夏統傳》:「聞君之談,不覺寒毛盡戴,白汗四帀,顏如握丹,心熱如炭,舌縮口張,兩耳壁塞也。」

引證解釋

⒈  因勞累、惶恐、緊張而流的汗;虛汗。

《戰國策·楚策四》:“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 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
鮑彪 注:“白汗,不緣暑而汗也。”
《淮南子·修務訓》:“此五聖者,天下之盛主,勞形盡慮,為民興利除害而不懈。奉一爵酒,不知於色,挈一石之尊,則白汗交流。”
《晉書·夏統傳》:“統 勃然作色曰:‘……聞君之談,不覺寒毛盡戴,白汗四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