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候的意思

注音 ㄐ一ㄢ ㄏㄡˋ

拼音 jiān hòu

基本釋義

⒈  監禁候審。

⒉  明清兩代對判處死刑不立即執行者,暫行監禁,等候秋審、朝審複核的稱為“監候”,有斬監候和絞監候二種。

引證解釋

⒈  監禁候審。

《水滸傳》第三六回:“知縣看罷,且叫收禁牢裡監候。”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圓駕》:“不想平章回朝,恰遇 柳生 投見。當時拿下,遞解 臨安府 監候。”
《古今小說·宋四公大鬧禁魂張》:“﹝ 滕大尹 ﹞喝教將兩家妻小監候,立限速拿正賊,所獲贓物暫寄庫。”

⒉  明 清 兩代對判處死刑不立即執行者,暫行監禁,等候秋審、朝審複核的稱為“監候”,有斬監候和絞監候二種。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釋道·真人張元吉》:“上命監候待誅。”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歸山》:“奉旨 周鑣、雷縯祚,著監候處決。”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問擬》:“同一死罪,則有立決、監候、直犯、襍犯之不同。”

⒊  封建時代天文官署的屬官。

《隋史·百官志下》:“太史監候……為從九品。”
《新唐書·百官志二》:“司天臺……五官監候三人,正八品下。”
《明史·職官志三》:“欽天監……五官正推曆法,定四時。司歷、監候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