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的意思

注音 ㄕㄜˋ ㄏㄨㄛˇ

拼音 shè huǒ

基本釋義

⒈  民間節日舉辦的雜戲、雜耍等遊藝活動。

folk art performance given on traditional or religious festivals;

⒉  同夥。

partner;


英文 festival entertainment (lion dance, dragon lantern etc)​

法語 She Huo (célébration du Nouvel an chinois dédiée aux dieux)​

國語辭典修訂本

社火「ㄕㄜˋ ㄏㄨㄛˇ」

⒈  舊時村裡中,節日時應節扮演的雜戲。

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勝錄·霍山行祠》:「沿路迎引到廟上露臺上相撲,捧正殿妓樂社火酌獻。」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到於是日,合鄉村男婦兒童無不畢赴,同觀社火。」

⒉  同行、同業。

《水滸傳·第五八回》:「但是來尋山寨頭領,必然是社火中人,故舊交友,豈敢有失祇應?」

引證解釋

⒈  舊時節日村社迎神賽會所扮演的諸種雜戲。後亦演變為群眾性的遊藝活動。

宋 范成大 《上元紀吳中節物俳諧體三十二韻》“輕薄行歌過,顛狂社舞呈”自注:“民間鼓樂謂之社火,不可悉記,大抵以滑稽取笑。”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觀神生日》:“天曉,諸司及諸行百姓獻送甚多,其社火呈於露臺之上。所獻之物,動以萬數。自早呈拽百戲如上竿、趯弄、跳索、相撲、鼓板小唱、鬭雞、説諢話、雜扮、商謎、合笙、喬筋骨、喬相撲、浪子雜劇、叫果子、學像生、倬刀裝鬼、砑鼓牌棒、道術之類、色色有之,至暮呈拽不盡。”
清 李鬥 《揚州畫舫錄·小秦淮錄》:“土風:立春前一日,太守迎春於城東 蕃釐觀。令官妓扮社火:春夢婆一、春姐二、春吏一、皁隸二、春官一。”
《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其餘各廟,社火扮會,鑼鼓喧天。”
丁玲 《三日雜記》:“他們又是鬧社火的好手,腰肢靈活,嗓音洪亮,小夥子們都樂意跟著他們跑,任他們驅遣。”

⒉  猶同夥。

《水滸傳》第五八回:“李立 道:‘客官不知:但是來尋山寨頭領,必然是社火中人故舊交友,豈敢有失祗應?便當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