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妣的意思

注音 ㄗㄨˇ ㄅ一ˇ

拼音 zǔ bǐ

基本釋義

⒈  男女祖先。

⒉  稱已故祖母。

國語辭典修訂本

祖妣「ㄗㄨˇ ㄅ一ˇ」

⒈  先祖和先母。

《詩經·周頌·豐年》:「為酒為醴,烝畀祖妣。」
唐·孔穎達·正義:「故以之為酒,以之為醴,而進與先祖先妣。」

⒉  稱謂。尊稱已故的祖母。

《後漢書·卷五·孝安帝紀》:「皇妣左氏曰孝德皇后,祖妣宋貴人曰敬隱皇后。」
宋·歐陽修〈瀧岡阡表〉:「祖妣累封吳國太夫人。」

引證解釋

⒈  男女祖先。

《詩·周頌·豐年》:“為酒為醴,烝畀祖妣。”
孔穎達 疏:“為神所祐,致豐積如此。故以之為酒,以之為醴,而進與先祖先妣。”

⒉  稱已故祖母。

《後漢書·孝安帝紀》:“戊申,追尊皇考 清河孝王 曰 孝德皇,皇妣 左氏 曰 孝德皇后,祖妣 宋貴人 曰 敬隱皇后。”
宋 歐陽修 《瀧岡阡表》:“祖妣累封 吳國 太夫人。”
清 龔自珍 《工部尚書高郵王文簡公墓表銘》:“祖 安國,禮部尚書,諡 文肅。祖妣 車氏、徐氏。”